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網評論員:讓殘疾人習得一技之長,生活更有尊嚴

發布時間:2022-11-29 10:01:00來源: 光明網

  【閱讀提示】七部門聯合發文明確殘疾人中等職業(ye) 學校設置標準

  光明網評論員:據報道,近日,中國殘聯、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殘疾人中等職業(ye) 學校設置標準》,其中明確了設置殘疾人中等職業(ye) 學校的基本原則和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麵的要求,例如各校常設專(zhuan) 業(ye) 一般不少於(yu) 4個(ge) ,學曆教育在校生規模不少於(yu) 300人,班額原則上為(wei) 8—20人,這對規範和加強殘疾人中等職業(ye) 教育具有積極作用。

  殘疾人是一個(ge) 特殊的群體(ti) ,也是社會(hui) 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數據顯示,我國有8500萬(wan) 殘疾人,尊重和保障他們(men) 的權益,讓他們(men) 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公平的機會(hui) 充分參與(yu) 社會(hui) 生活,共享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一個(ge) 社會(hui) 文明程度的彰顯,也是我們(men)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對殘疾人來說更是如此。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共有近1800萬(wan) 就業(ye) 年齡段持證殘疾人。截至2021年底,全國城鄉(xiang) 持證殘疾人就業(ye) 規模達880多萬(wan) 人,仍有800餘(yu) 萬(wan) 就業(ye) 年齡段持證殘疾人未實現就業(ye) 。不能就業(ye) ,就不能自食其力,生活要依賴家庭的供養(yang) 或社會(hui) 的救濟,這樣很難讓殘疾人保持持久的身心健康。

  勞動創造價(jia) 值,就業(ye) 帶來尊嚴(yan) 。通過規範和發展殘疾人職業(ye) 教育,讓他們(men) 習(xi) 得一技之長,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參與(yu) 社會(hui) 分工,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創造社會(hui) 財富,這是提高殘疾人生活的尊嚴(yan) 感和意義(yi) 感的關(guan) 鍵舉(ju) 措。正因為(wei) 此,2022年5月1日實施的職業(ye) 教育法,曾4次提到了殘疾人職業(ye) 教育,其中明確提出“國家采取措施,支持殘疾人教育機構、職業(ye) 學校、職業(ye) 培訓機構及其他教育機構開展或者聯合開展殘疾人職業(ye) 教育。”

  應當看到,當前隨著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的融合發展,產(chan) 業(ye) 數字化和數字產(chan) 業(ye) 化驅動社會(hui) 分工不斷深化,各種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和新模式不斷湧現,催生了互聯網直播營銷師、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設計師、數據庫運行管理員、商務數據分析師等各種新職業(ye) ,其中許多職業(ye) 工種都與(yu) 互聯網深度捆綁,殘疾人與(yu) 健全人相比在就業(ye) 上並無劣勢,隻要職業(ye) 教育搞得紮實有效,就能夠幫助殘疾人找到人生的努力方向。

  托舉(ju) 殘疾人實現就業(ye) 夢想,殘疾人職業(ye) 教育責任重大,事業(ye) 光榮。過去一個(ge) 時期,限於(yu) 各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程度不均衡等現實困難,許多地方殘疾人職業(ye) 教育存在師資匱乏、課程設置陳舊、結構單一等諸多問題。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殘疾人職業(ye) 教育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應當鼓勵和引導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職業(ye) 教育,提升殘疾人職業(ye) 教育的水平,通過培訓提高殘疾人自立生活能力、通用職業(ye) 素養(yang) 、專(zhuan) 業(ye) 職業(ye) 技能等,讓廣大殘疾人有接受職業(ye) 教育的信心和力量,真正通過職業(ye) 教育掌握謀生本領,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