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產區糧企收購超六千三百萬噸——秋糧收購全麵有序推進
當前,秋糧收購進入高峰期。
秋糧產(chan) 量占全年糧食產(chan) 量的四分之三,做好秋糧收購對保障糧食安全至關(guan) 重要。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要確保秋糧顆粒歸倉(cang) ,確保糧食市場平穩運行,為(wei) 穩物價(jia) 、防通脹奠定堅實基礎。
好收成變成好收入
眼下,正是秋糧集中上市時期,各地全麵有序推進秋糧收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向華鄉(xiang) 幸福村種糧大戶崔寶珠告訴記者,他們(men) 合作社今年種植大豆2000畝(mu) ,畝(mu) 產(chan) 370多斤,目前已全部賣給當地一家大豆加工企業(ye) ,每斤價(jia) 格2.95元,畝(mu) 均純收益500多元。
“我們(men) 全力抓好秋糧收購工作,確保秋糧顆粒歸倉(cang) ,確保農(nong) 民餘(yu) 糧順暢銷售,讓農(nong) 民好收成變成好收入。”黑龍江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主產(chan) 區各類糧食企業(ye) 累計收購秋糧6344萬(wan) 噸,同比增加683萬(wan) 噸,收購進度明顯快於(yu) 去年同期。分品種看,中晚秈稻、粳稻、玉米、大豆分別收購1879萬(wan) 噸、1436萬(wan) 噸、2906萬(wan) 噸、123萬(wan) 噸,同比分別增加120萬(wan) 噸、150萬(wan) 噸、382萬(wan) 噸、31萬(wan) 噸。“新糧上市以來,加工企業(ye) 積極補庫,儲(chu) 備企業(ye) 啟動輪換,貿易企業(ye) 看好後市,市場收購較為(wei) 活躍,市場化收購數量占比超過95%。”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我們(men) 庫水稻儲(chu) 備輪換收購已接近尾聲,水稻最低收購價(jia) 收購也已啟動。”中儲(chu) 糧黑龍江分公司建三江直屬庫主任裴立軍(jun) 說。作為(wei) 我國最大的糧食儲(chu) 備企業(ye) ,為(wei) 確保中央儲(chu) 備糧常儲(chu) 常新,中儲(chu) 糧實行均衡輪換製度。秋糧上市後,各地直屬企業(ye) 充分發揮儲(chu) 備輪換對市場化收購的引領帶動作用,及時掛牌收購,嚴(yan) 格執行輪換政策規定。同時,在江蘇、安徽、河南、湖北、黑龍江部分地區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jia) 收購預案,牢牢守住農(nong) 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秋糧收購涉及品種多、覆蓋範圍廣、社會(hui) 關(guan) 注度高,是一項係統工程。各地要始終站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堅決(jue) 貫徹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要求,層層壓實責任,形成上下齊心、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麵。
農(nong) 民看好後市價(jia) 格
秋糧上市以來,收購價(jia) 格高開高走。東(dong) 北玉米價(jia) 格每斤突破1.4元,華北地區玉米價(jia) 格每斤突破1.5元;大豆開秤價(jia) 格每斤3元,現有所下降;水稻價(jia) 格相對平穩,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特征明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秋糧收購價(jia) 格不斷上漲,農(nong) 民仍看好後市價(jia) 格。
今年以來,土地租金上漲,化肥、農(nong) 藥、柴油等農(nong) 資價(jia) 格也持續攀升,種糧成本增加,農(nong) 民期待賣個(ge) 好價(jia) ,確保種糧收益。江西省崇仁縣孫坊鎮南門村種糧大戶曾海清今年承包了300多畝(mu) 地,種兩(liang) 季稻,早稻200多畝(mu) ,收割後再種晚稻300多畝(mu) ,畝(mu) 均生產(chan) 成本較之往年增加200多元。受高溫幹旱影響,晚稻平均畝(mu) 產(chan) 1000斤左右,每畝(mu) 減產(chan) 100斤至200斤不等。“早稻已全部賣掉,晚稻賣了一部分給當地大米加工企業(ye) ,每斤1.28元至1.33元,剩餘(yu) 部分看市場形勢再賣。”曾海清說。
近年來,隨著糧食收儲(chu) 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農(nong) 民市場意識不斷增強,會(hui) 根據市場行情擇機擇價(jia) 售糧。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永信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侯剛是很早就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大學生,近年來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社會(hui) 化服務。去年玉米價(jia) 格高、收益好,今年他租種了3000畝(mu) 地,每畝(mu) 租金800元,平均畝(mu) 產(chan) 1000多斤,低於(yu) 去年。當地玉米價(jia) 格每斤1.4元,比去年同期高0.1元。侯剛說,他看好玉米後市,把玉米儲(chu) 存在當地一家玉米加工企業(ye) ,等到價(jia) 格合適時再點價(jia) 出售。
確保糧食市場平穩運行
“需求拉動是導致當前秋糧價(jia) 格上漲的一個(ge) 重要因素。”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業(ye) 經濟與(yu) 發展研究所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室主任鍾鈺說。目前,主產(chan) 區新糧上量不及預期,深加工企業(ye) 和飼料企業(ye) 為(wei) 滿足正常生產(chan) 需求,紛紛提價(jia) 收購刺激玉米上量,對糧食價(jia) 格階段性上漲形成支撐。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綜合分析我國糧食生產(chan) 、庫存、進口等情況,保障國內(nei) 糧食供應的基礎十分紮實。分品種看,今年小麥產(chan) 量1.36億(yi) 噸,同比增加129萬(wan) 噸。今年小麥價(jia) 格超過玉米價(jia) 格,不再具備飼用優(you) 勢,飼用消費同比大幅減少,產(chan) 需形勢恢複到平衡略餘(yu) 的常年水平。稻穀連續多年產(chan) 大於(yu) 需,供應十分充足。玉米產(chan) 量預計保持在較高水平,產(chan) 需形勢進一步好轉。國產(chan) 大豆擴種成效明顯,能夠滿足國內(nei) 食用消費需求。
今年以來,全球糧食供需延續相對寬鬆局麵,為(wei) 我國充分利用國際糧食資源滿足國內(nei) 需求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受疫情、地緣政治衝(chong) 突以及一些國家實行糧食貿易保護主義(yi) 政策的影響,糧食進口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據海關(guan) 統計,今年前10月我國累計進口糧食12233萬(wan) 噸,較2021年同期減少11.3%,除了大米和高粱進口增加外,大豆、玉米、小麥、大麥等糧食品種進口同比均下降。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加強監測預警,密切關(guan) 注市場動態,在保供穩市大局中把握秋糧收購節奏,統籌做好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等相關(guan) 工作,確保糧食市場平穩運行。(記者劉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