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日增本土感染人數六連降 多地出行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內(nei) 地日增本土感染人數六連降 多地出行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國家衛健委4日通報,3日中國內(nei) 地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213例。其中境外輸入45例,本土4168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7611例,其中境外輸入178例,本土27433例。新增本土死亡病例2例,山東(dong) 和四川各1例。
截至3日24時,中國內(nei) 地現有確診40228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391042例。累計死亡5235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36165例。
中國內(nei) 地日增本土感染人數六連降
中國內(nei) 地3日新增本土確診4168例,來自27個(ge) 省份。其中,7個(ge) 省份新增超百例:廣東(dong) 1868例,北京708例,重慶260例,四川188例,浙江150例,山西149例,雲(yun) 南130例,16個(ge) 省份有兩(liang) 位數新增,4個(ge) 省份有個(ge) 位數新增。
當日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7433例,依然來自31個(ge) 省份。其中,13個(ge) 省份新增超過500例:重慶5112例,廣東(dong) 4785例,山西2628例,北京2486例,黑龍江1031例,四川925例,陝西921例,雲(yun) 南898例,山東(dong) 666例,新疆665例,青海642例,江蘇549例,天津537例,除西藏(15例)外,另有17個(ge) 省份各有百例以上的新增。
官方數據顯示,3日中國內(nei) 地新增本土感染者31601例(確診+無症狀者),日增本土感染人數連續11天超過3萬(wan) 例,但連續6天下降。上述感染者已連續19天覆蓋全部31個(ge) 省份,當日除西藏外,30個(ge) 省份日增均超100例。
北京日增感染人數持續下降 多家商場恢複正常營業(ye)
北京市3日新增本土確診708例、無症狀感染者2486例,日增本土感染人數持續下降。上述感染者中的384例為(wei) 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4日零時至15時,北京再增本土感染者1695例,其中社會(hui) 麵篩出117例。
北京市官方表示,北京疫情仍處高位運行態勢,防控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要因時因勢完善防控工作,結合當前疫情發展形勢和點多麵廣的特點,加強風險排查管控,抓好社會(hui) 麵常態化防控措施。
北京國貿商城4日發布消息,即日起恢複正常營業(ye) ,娛樂(le) 、健身、美容美發暫停服務,餐飲暫停堂食,部分餐飲店可提供外賣自提服務。據悉,近兩(liang) 日北京已至少有14家大型商場發文稱恢複正常營業(ye) ,包括朝陽大悅城、龍湖長楹天街、北京國貿商城等。
廣州本輪疫情656位80歲以上老人感染 重慶逐步恢複正常秩序
廣州市4日通報,該市3日新增本土感染者4581例,其中社會(hui) 麵發現71例。目前廣州疫情仍維持聚集性與(yu) 點狀散發並存的態勢,社會(hui) 麵散發個(ge) 案持續出現。
廣州市衛健委稱,本輪疫情該市有656位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感染,其中未接種過新冠疫苗的有302人。目前,廣州80歲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首針接種率僅(jin) 為(wei) 52.7%,老年人現有疫苗接種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屏障,提高老年人接種率非常迫切,也十分必要。
據重慶市衛健委4日通報,該市3日新增本土感染者5245例,較前一日減少533例。中心城區和中心城區以外區縣新增感染者均較前一日繼續減少。當前,重慶疫情穩步下降,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生產(chan) 生活秩序逐步有序恢複。
據介紹,12月1日以來,重慶高風險區總數連續3天動態減少,共減少2177個(ge) 。中心城區除高風險區外的低風險區、常態化防控區減少聚集、有序流動。
上海、鄭州等地出行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上海市3日新增本土確診36例、無症狀感染者450例,其中11例確診病例和3例無症狀感染者在社會(hui) 麵篩查中發現。
上海市4日發布通告,優(you) 化調整疫情防控相關(guan) 措施。從(cong) 12月5日零時起,乘坐軌道交通、地麵公交、輪渡等市內(nei) 公共交通工具,以及進入全市公園、景區等室外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河南省鄭州市當日發布通告稱,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自4日起,優(you) 化調整該市新冠疫情社會(hui) 防控措施:密閉場所恢複開放;出入小區、乘坐市內(nei) 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其他公共場所掃場所碼、健康碼綠碼,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除此之外,武漢公交集團、武漢地鐵、南寧軌道交通等相繼發布通告,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