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論壇】向世界展示多元立體的中國形象

發布時間:2022-12-06 09: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作者:金偉(wei) 、李梓齊(分別係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理論與(yu) 中國實踐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碩士研究生)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可信,是國際合作、文明互鑒的基石;可愛,是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的外化;可敬,是客觀分析中國在全球治理體(ti) 係中的角色,並以此凝結成認同中國如何肩負起大國責任、如何為(wei) 人類文明發展貢獻中國力量的理性認識。我們(men) 應當持續在“展形象”上下功夫,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展現可信的中國形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可信”是中國在長期的世界交往中建立起的國際信譽,本質上是中國形象的說服力。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一貫的底線、立場、戰略,不斷向國際社會(hui) 證明中國正日益成為(wei) 應對百年變局的“穩定器”。中國堅決(jue) 捍衛國家安全,始終維護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以和平謀合作、以合作促安全,堅決(jue) 維護世界繁榮穩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的今天,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穩定發力已經充分證明了中國可以預期且值得被信任,更展現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確定性與(yu) 穩定性,“可信”還須在國際傳(chuan) 播中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尊重國際傳(chuan) 播基本規律,不掩飾也不浮誇地向世界展示真實的中國。對於(yu) 一些西方媒體(ti) 圍繞中國議題長期進行失實、偏差的報道,我們(men) 要通過真實的內(nei) 容、準確的表達、恰當的闡釋,引導國際社會(hui) 客觀公正地理解真實的中國,切實提高中國形象的說服力。

  展現可愛的中國形象。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可愛”的中國形象的背後,是文明的厚重與(yu) 真正的文化自信,本質上是中國形象的吸引力。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這種剛健而敦厚的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是中國道路行穩致遠所內(nei) 含的深厚文化底蘊,也是孕育著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的溫床。我們(men) 應當持續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yu) 當代文化相適應、與(yu) 現代社會(hui) 相協調,不斷弘揚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jia) 值的文化精神,使中華文化感召力再上新台階。“可愛”也是中國發展帶來的嶄新社會(hui) 麵貌與(yu) 勃勃生機所產(chan) 生的吸引力。生活在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hui) 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國家是全世界人民的向往,無論是“象群北遷”,成功舉(ju) 辦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還是愈發美麗(li) 的生態環境、愈加便利的公共基礎設施,都向世界展現了一個(ge) 行進的中國、多元的中國,展現了一個(ge) 攜手世界走向人類文明美好明天的中國,這讓越來越多的人帶著善意關(guan) 注中國、愛上中國。

  展現可敬的中國形象。承百代之流,會(hui) 當今之變。“可敬”的中國形象,“敬”的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從(cong) 近代以來的貧弱沉淪走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艱苦鬥爭(zheng) 與(yu) 卓絕毅力,本質上是中國形象的感召力。中國不走戰爭(zheng) 、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不走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老路,走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可敬”的中國形象,“敬”的更是中國堅持以天下為(wei) 己任,不做觀望者,永遠從(cong) 全人類共同利益出發的責任感與(yu) 大國擔當。當世界再一次位於(yu) 曆史的十字路口時,中國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積極發展全球夥(huo) 伴關(guan) 係,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中國走在民族複興(xing) 的大道上,更是走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正途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政府、中國人民講信義(yi) 、重情義(yi) 、揚正義(yi) 、守道義(yi) 的形象深入人心。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