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表外業務統一納入監管
中國銀保監會(hui) 日前發布的《商業(ye) 銀行表外業(ye) 務風險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提出,按照全覆蓋原則,將所有表外業(ye) 務統一納入監管。此舉(ju) 旨在進一步規範表外業(ye) 務發展,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近年來,商業(ye) 銀行的表外業(ye) 務發展迅速,各類新興(xing) 表外業(ye) 務不斷湧現,其中有不少成為(wei) 銀行的重要收益來源。簡單來說,存款、貸款屬於(yu) 典型的表內(nei) 業(ye) 務,而委托投資、承銷債(zhai) 券、代客理財、代理收付、財務顧問等屬於(yu) 表外業(ye) 務。所謂商業(ye) 銀行“表外業(ye) 務”,是指按照現行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不計入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內(nei) 、不形成現實資產(chan) 負債(zhai) 的業(ye) 務,但這些業(ye) 務有可能引起損益變動。
但由於(yu) 部分表外業(ye) 務發展不規範,相關(guan) 風險隱患也隨之積累。“例如,部分表外業(ye) 務技術含量較低,管理不夠規範;少數銀行把表外業(ye) 務視為(wei) 規避監管的手段,借表外業(ye) 務之名、行表內(nei) 業(ye) 務之實;部分表外業(ye) 務操作違規,實質上承擔了較大風險。”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yu) 表內(nei) 業(ye) 務,表外業(ye) 務的風險隱蔽性更強,監管難度也更大。“多數表外業(ye) 務不像表內(nei) 業(ye) 務一樣有風險限額、資本計提等要求,其風險隱蔽性更強,如果不加以約束則有可能轉化為(wei) 係統性風險。”董希淼說。
因此,規範表外業(ye) 務發展、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勢在必行。實際上,早在2011年3月監管部門就曾發布《商業(ye) 銀行表外業(ye) 務風險管理指引》,但隨著表外業(ye) 務持續發展,其複雜程度顯著增加、風險形式不斷演化,原有的監管要求已不能適應業(ye) 務實際,亟待更新與(yu) 完善。
“我們(men) 借鑒國內(nei) 國際最新標準、結合監管實踐製定了《辦法》,按照全覆蓋原則,將所有表外業(ye) 務統一納入監管。”銀保監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說,一是明確了商業(ye) 銀行表外業(ye) 務的定義(yi) 與(yu) 分類,二是提出了表外業(ye) 務的治理框架,三是細化、明確了表外業(ye) 務的風險管理要求,四是提出了信息披露要求,五是明確了監督管理要求。
“此次公布的《辦法》不留監管死角、貫徹‘穿透式’監管精神,具有四個(ge) 特點。”董希淼說,一是分類更加完整,擴大了表外業(ye) 務的定義(yi) 範圍,新興(xing) 表外業(ye) 務被囊括其中。具體(ti) 來看,《辦法》將表外業(ye) 務分為(wei) 四類,即擔保承諾類、代理投融資服務類、中介服務類、其他類。其中,“擔保承諾類”業(ye) 務包括擔保、承諾等按照約定承擔償(chang) 付責任或提供信用服務的業(ye) 務;“代理投融資服務類”業(ye) 務包括但不限於(yu) 委托貸款、委托投資、代客理財、代理交易、代理發行、承銷債(zhai) 券等;“中介服務類”業(ye) 務包括但不限於(yu) 代理收付、代理代銷、財務顧問、資產(chan) 托管、各類保管業(ye) 務等。
二是原則更加明確。董希淼認為(wei) ,《辦法》提出了三大原則,即“管理全覆蓋、分類管理、風險為(wei) 本”,每條原則都切合表外業(ye) 務的發展實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在此原則的指導下,商業(ye) 銀行要對表外業(ye) 務實施全麵統一管理,覆蓋表外業(ye) 務所包含的各類風險。同時,商業(ye) 銀行還要區分自營業(ye) 務與(yu) 代理業(ye) 務,根據不同表外業(ye) 務的性質、承擔的風險種類,實行分類管理。
三是監管更加嚴(yan) 格。《辦法》對表外業(ye) 務的審慎經營和監管作出明確規定,要求商業(ye) 銀行按照“實質重於(yu) 形式”原則和“穿透”原則,準確識別、評估和緩釋各類表外業(ye) 務風險,推動商業(ye) 銀行強化合規意識、做好風險抵補。
四是要求更加具體(ti) 。《辦法》對表外風險的管理框架進行了重塑,以原有內(nei) 容為(wei) 基礎,又在政策製度、限額管理、授權管理、審批機製、關(guan) 聯交易、壓力測試、內(nei) 部控製、會(hui) 計核算、統計信息係統、合作機構等方麵作出相關(guan) 規定,並對擔保承諾類、代理投融資服務類和中介服務類業(ye) 務提出了差異化風險管理要求。
接下來,監管部門將持續分析表外業(ye) 務的發展情況、風險情況,根據業(ye) 務種類、風險特征,采取差異化的監管方式和監管措施。“這有利於(yu) 引導銀行增強合規意識、規範發展表外業(ye) 務,進而更好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董希淼說。(郭子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