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廣西崇左: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平穩增長

發布時間:2022-12-08 09: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xing) 光明日報通訊員 陸華勇

  “1隻、2隻、3隻……”夕陽西下,吳世勇站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生態公園的一座山腳下,守望著一隻隻“外出”一天的白頭葉猴爬上崖壁“回家”。

  吳世勇是崇左市江州區板利鄉(xiang) 板利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也是一名“林長”,巡山保護白頭葉猴,是他每周一次的任務。

  白頭葉猴至今已有300多萬(wan) 年生存曆史,分布狹窄,數量稀少,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野生種群僅(jin) 分布在廣西崇左。

  為(wei) 拯救瀕臨(lin) 滅絕的白頭葉猴,自20世紀80年代起,崇左市專(zhuan) 門設立白頭葉猴保護機構,建立保護區,著手保護猴群的棲息地。2012年,白頭葉猴保護區晉升為(wei)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板利、岜盆、馱逐、大陵4個(ge) 片區組成,總麵積2.5萬(wan) 公頃。

  2018年4月,崇左市作為(wei) 試點市,在廣西率先推行林長製。目前,當地已實現市、縣、鄉(xiang) 、村四級林長組織體(ti) 係全覆蓋,明確各級林長1693名。

  近年來,崇左全市各級以林長製為(wei) 抓手,建立健全自然保護機製,加強保護白頭葉猴生態資源。

  2021年10月1日,全國首部靈長類棲息地保護條例——《崇左市白頭葉猴棲息地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合理劃定了棲息地保護區域,理順了棲息地保護管理機製,白頭葉猴保護工作進一步規範化、法治化。

  崇左市把管護責任分片區落實到人頭,實現保護區日常巡護監測全覆蓋。大力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工程項目,已建成白頭葉猴生態廊道兩(liang) 條、飲水源5個(ge) 、食源植物園1個(ge) ,恢複白頭葉猴棲息地500多畝(mu) ,有效改善白頭葉猴生境質量,促進白頭葉猴種群健康發展。

  此外,崇左市還加強與(yu) 央視頻等新媒體(ti) 合作,開通白頭葉猴24小時直播,在線觀看人數突破140萬(wan) 人次,評論超過5000條,保護白頭葉猴受到更多人關(guan) 注。

  2020年10月,白頭葉猴保護區被中央宣傳(chuan) 部選為(wei) 踐行“兩(liang) 山”理念宣傳(chuan) 典型。2022年10月,白頭葉猴保護區獲國家林草局擬認定為(wei) 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

  今年11月初,崇左市啟動首個(ge) 白頭葉猴保護宣傳(chuan) 周活動,開展白頭葉猴保護宣傳(chuan) “進社區、進校園、進網絡”及白頭葉猴保護研學實踐等活動,教育引導公眾(zhong) 親(qin) 近自然、關(guan) 愛自然、保護自然。

  “通過多種保護舉(ju) 措,這些年來,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平穩增長,截至目前,已從(cong) 20世紀80年代初的300多隻增加到現在的1400多隻。”崇左市林業(ye) 局局長陳光恩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