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出現陽性病例不要慌
本報訊(實習(xi) 記者 柴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昨天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中明確,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離。部分市民因此擔心如果鄰居中出現陽性病例,自己是否存在風險;對此,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遇到此類情況不要恐慌,須及時向社區報備,並做好家中環境清潔、消殺。
李侗曾介紹,如果同一棟樓的鄰居中出現新冠病毒陽性病例,首先,不要恐慌,在家耐心等待有關(guan) 部門或社區的通知。在此期間注意不要外出,仔細回憶和確診病例是否有過接觸。如果確認自己跟確診病例有過接觸,應當及時向社區報備。在未收到有關(guan) 部門或社區的通知前,不要外出。
此外,應該保持家中房間幹淨整潔,勤通風。消毒首選物理消毒,可選擇衣被暴曬、餐具煮沸和自然通風等方式。針對從(cong) 外麵帶入家裏的物品,可開展化學消毒。外包裝可以用低濃度消毒劑進行擦拭或噴灑,包裝內(nei) 物品可以放置通風處30分鍾後再處理。家庭內(nei) 其他物品如用消毒劑消毒,達到30分鍾作用時間後,切記用清水擦拭後再使用。
“與(yu) 病毒攜帶者同乘一部電梯,或乘坐陽性病例搭乘過的電梯,同樣存在感染風險。”李侗曾說,如果是同一單元樓的鄰居中發現陽性病例,建議暫停使用電梯。如果是同一小區其他單元樓的鄰居中發現陽性病例,乘坐電梯時一定要規範佩戴好口罩,按電梯按鈕時使用紙巾或者一次性手套,同時不要用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
開窗通風是否會(hui) 增加病毒流入的風險?李侗曾表示,多數小區樓宇間隔較大,空間相對開闊,即便所在小區有高風險點位,開窗通風也會(hui) 降低氣溶膠傳(chuan) 播風險。開窗通風能讓病毒被空氣稀釋,降低感染的風險。鄰裏之間感染主要發生在同一層或電梯等空氣流通不暢的地方。感染者說話或者咳嗽,氣溶膠停留在空氣中的時間比較長,容易造成感染。此外,上下樓下水管路或排煙管道也曾發生過氣溶膠傳(chuan) 播情況,但是概率很小。(來源:北京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