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預防救治,讓脆弱人群平穩度過流行高峰
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發布《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現階段,可在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基礎上,在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yan) 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
隨著奧密克戎毒株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麵臨(lin) 新形勢新任務。我國先後印發九版防控方案,出台二十條、“新十條”優(you) 化措施,總的趨勢是疫情防控更加注重科學性、專(zhuan) 業(ye) 性、精準性。各地在調整政策過程中,必須抓住防控工作麵臨(lin) 的最突出、最迫切的問題,聚焦短板弱項,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老年人、孕產(chan) 婦、兒(er) 童、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是醫療服務的重點人群,也是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能引發重症的脆弱人群。保護脆弱人群平穩度過疫情流行高峰的襲擊,避免可能發生的醫療擠兌(dui) ,是全社會(hui) 密切關(guan) 心的問題。
專(zhuan) 家普遍表示,接種疫苗仍然是有效的新冠病毒預防手段。而針對以老年人為(wei) 代表的脆弱人群加強免疫接種,有著強烈的現實緊迫性和必要性。對老年人群而言,完成全程接種的人數仍有提升空間。與(yu) 此同時,疫苗接種一段時間後,存在保護效果削弱的情況,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一些國家和地區已有實踐經驗,對保護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具有明顯效果。隻要是無接種禁忌人群,都應該實現“應接盡接”。有關(guan) 部門也要繼續優(you) 化接種服務,通過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臨(lin) 時接種點、流動接種車等措施,最大限度提升老年人接種的便利性。
如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以後不幸發展為(wei) 重症,能否得到妥善醫療救治,同樣是社會(hui) 公眾(zhong) 關(guan) 切的問題之一。目前,全國重症床位總數是13.81萬(wan) 張,其中三級醫療機構的重症醫學床位10.65萬(wan) 張,重症醫學床位數接近10萬(wan) 人10張。專(zhuan) 家建議,針對發生陽性重症患者激增的情況,要提前設計擴容方案,把有條件的普通病房轉為(wei) ICU病房。
尤其是在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鄉(xiang) 鎮地區,亟需補足重症患者救治短板。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印發的《依托縣域醫共體(ti) 提升農(nong) 村地區新冠肺炎醫療保障能力工作方案》要求,縣級三級醫院加快完成綜合ICU監護單元建設和升級改造,確保用於(yu) 感染新冠病毒的各類重症患者治療的綜合ICU床位數量不少於(yu) 本院實際開放床位總數的4%。疫情是一場大考,我們(men) 既要堅定從(cong) 容地克服各種困難,也要做好“補課”的準備,把迎戰疫情與(yu) 提升整體(ti) 醫療服務水平相結合。
每個(ge) 人都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加強自我防護仍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手段。有專(zhuan) 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老年人最緊要的就是‘躲著病毒走’!逛商場、去市場都要減少,尤其不要去人群密集或不通風的地方活動。”老年人平時喜愛的廣場舞、麻將、聚集聊天活動,在這段時間不妨停一停。當然,老年人也不必產(chan) 生非理性的恐慌,尤其不能聽信不科學的傳(chuan) 言,要遵循科學指引,以理性態度和平常心認識疫情。
總而言之,從(cong) 預防到治療雙管齊下,科學精準落實“新十條”優(you) 化措施,努力讓脆弱人群平穩度過流行高峰,都是為(wei) 了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對普通大眾(zhong) 來說,每個(ge) 人都要積極行動起來,關(guan) 心關(guan) 愛身邊的老年人、孕產(chan) 婦、兒(er) 童、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為(wei) 一切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齊心協力為(wei) 重點脆弱人群築牢疫情防控屏障。(王鍾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