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把握消費升級趨勢擴大內需

發布時間:2022-12-19 10:42: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王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從(cong) 新時代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要求出發,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一係列重大部署,明確要求“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擴大內(nei) 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you) 化供給結構的關(guan) 鍵作用”。當前出台《擴大內(nei) 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和《“十四五”擴大內(nei) 需戰略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持續擴大和滿足內(nei) 需,釋放新型消費巨大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促進擴大內(nei) 需與(yu) 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更緊密結合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對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意義(yi) 。

  消費已成為(wei) 新時代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動力來源

  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和巨大內(nei) 需潛力是長期積累培育、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從(cong) 消費需求看,我國擁有規模廣闊、需求多樣的國內(nei) 消費市場,擁有形成超大規模消費市場的人口基礎,消費結構升級與(yu) 消費創新共同推動我國消費市場持續壯大繁榮,消費作為(wei) 經濟“穩定器”和“壓艙石”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

  (一)未來消費增長空間廣闊。從(cong) 發達經濟體(ti) 發展曆程看,最終消費占GDP比重隨人均GDP的提高呈“U”型走勢,進入工業(ye) 化後期階段,消費率開始逐步上升。近年來,中國消費率已處於(yu) 回升期,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保持在50%以上。參照發達經濟體(ti) 相近人均GDP水平,2025年中國的消費率將有望達到60%,最終消費規模約為(wei) 90萬(wan) 億(yi) 元,未來5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穩定在60%以上,消費成為(wei) 新時代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動力和潛力來源。

  (二)商品消費提質升級,消費韌性不斷增強。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消費水平大幅提高,實現了從(cong) 溫飽不足到總體(ti) 小康、再到完成脫貧攻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曆史性勝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總體(ti) 上已經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突出表現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麵,更多選擇高品質、高附加值、高技術的商品消費,推動商品消費加快提檔升級,為(wei) 消費品市場持續快速增長注入不竭動力。

  (三)服務消費加速擴容,將成為(wei) 消費增長的重要來源。國際經驗表明,邁向高收入階段,是消費結構升級、服務消費比重快速提升的關(guan) 鍵時期。從(cong) 我國情況看,2019年服務消費比重為(wei) 45.9%,文化旅遊、養(yang) 老育幼、醫療教育、體(ti) 育休閑等服務消費已成為(wei) 城鄉(xiang) 居民消費的新熱點和增長點,服務消費增速持續高於(yu) 商品消費。預計“十四五”末期或“十五五”初期,居民服務消費比重有望上升到50%,服務消費成為(wei) 支撐消費增長和服務業(ye) 新體(ti) 係加快構建的重要動力。

  (四)線上消費全麵提速,成為(wei) 消費創新風向標。新一輪技術革命應用持續深化推動線上消費在我國日益普及,線上線下商品消費融合加速發展。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新模式快速發展,新型線上消費創新更為(wei) 活躍,消費場景日益豐(feng) 富,創造了諸多新的消費需求。預計2025年中國網絡零售額將達到18.5萬(wan) 億(yi) 元,“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長9.5%,高於(yu) 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3.5個(ge) 百分點。居民每增加1元線上消費,可帶來0.36元的新增消費,對擴大內(nei) 需產(chan) 生顯著的帶動和引領作用。

  (五)消費人群高度分化,新消費群體(ti) 加速形成。從(cong) 收入層次看,我國擁有4億(yi) 以上中等收入群體(ti) ,占我國人口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但其消費規模占全部消費比重超過40%,已經成為(wei) 引領我國消費升級、促進中高端消費市場發展的重要基礎。預計到2030年,中等收入群體(ti) 占總人口比重將超過50%,對居民消費的貢獻將超過70%。

  “十四五”時期有效擴大和更好滿足消費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yi) 重大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突出強調了“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明確提出堅持擴大內(nei) 需這個(ge) 戰略基點。《實施方案》係統、全麵、前瞻地謀劃消費促進政策體(ti) 係,並圍繞提升傳(chuan) 統消費、發展服務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倡導綠色消費等方麵作出了一係列重要部署。可見,有效擴大和更好滿足消費,在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和作用。

  (一)積極鼓勵消費創新是加快經濟發展動力變革、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內(nei) 在要求

  “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加快經濟發展動力變革,讓創新成為(wei) 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5G、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輪科技革命戰略機遇,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更好發揮新動能支撐經濟增長的作用。加快培育新消費,有利於(yu) 激勵創新,為(wei) 創新創業(ye) 提供更大發展空間,促進創新生態係統不斷完善以及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有效對接,形成更高水平的良性循環,從(cong) 而增強經濟發展內(nei) 生動力。

  (二)不斷壯大消費市場是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增強發展活力和韌性的迫切需要

  “十四五”時期,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因素將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麵,勞動和資本投入的貢獻進一步降低,技術進步速度有所放緩;另一方麵,經濟增長的需求動力正在從(cong) 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和創新驅動,特別是我國擁有任何經濟體(ti) 都無法比擬的人口和超大規模消費市場,將成為(wei) 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堅實基礎。

  不斷壯大消費市場,進一步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有利於(yu) 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緩釋風險和對衝(chong) 外部壓力,消除企業(ye) 避險情緒,提振發展信心,還有利於(yu) 增強發展韌性和擴大回旋餘(yu) 地,提高自我調節能力,實現更充分的規模經濟、範圍經濟、網絡經濟效應。

  (三)有效暢通消費循環是建設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實現供需動態平衡的重要支撐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加快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時期,迫切需要建設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促進實體(ti) 經濟發展,培育更多新增長點,推動我國產(chan) 業(ye) 邁向全球價(jia) 值鏈中高端。打通難點、堵點,暢通消費循環,有利於(yu) 形成市場導向的產(chan) 業(ye) 升級和結構調整,加快促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和生活服務業(ye) 發展壯大,搶占產(chan) 業(ye) 鏈的高價(jia) 值環節,加快培育企業(ye) 國際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實現新消費發展與(yu) 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推動企業(ye) 壯大的協同共進。

  (四)加快補齊消費短板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進民生福祉的必然選擇

  我國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正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以人民需求為(wei) 導向,加快補齊消費短板,是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舉(ju) 措,通過增加中高端商品供給和提高教育、住房、醫療等服務質量和公平可及性,滿足人們(men) 對更優(you) 商品、更好教育、更舒適居住條件、更高水平醫療衛生服務、更豐(feng) 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現實需要,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五)著力提升消費能級是讓世界分享我國發展成果、促進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的動力之源

  “十四五”時期,全球化深度調整將對世界經濟增長產(chan) 生重要影響。大國競爭(zheng) 不斷加劇,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強,市場需求特別是新消費需求成為(wei) 稀缺性資源。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始終是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推動者,將是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著力提升消費能級,有利於(yu) 增強中國消費市場對全球的吸引力,為(wei) 世界各國企業(ye) 進入全球成長性最強和潛力最大的市場提供更多機會(hui) ,使各國企業(ye) 分享我國發展的成果。同時,有利於(yu) 展現我國擔當,為(wei) 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注入穩定性。

  《實施方案》為(wei) 促進消費提供鮮明指引

  首先,《實施方案》把“全麵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放在擴大內(nei) 需各項舉(ju) 措中的首要位置,突出了促進消費的引領性和重要性,強調了擴大內(nei) 需特別是有效的需求增長要以消費為(wei) “出發點”,要以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最終目標。

  其次,政策舉(ju) 措係統全麵。政策內(nei) 容包括傳(chuan) 統消費創新升級、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新型消費著力培育、綠色消費大力倡導等方麵,覆蓋居民消費需求的主要領域和多個(ge) 層次,考慮傳(chuan) 統消費和新型消費兩(liang) 個(ge) 方麵和兩(liang) 種路徑,容納了消費者、企事業(ye) 單位、政府部門等各類主體(ti) ,統籌謀劃消費需求和消費供給,體(ti) 現了堅持係統觀念的原則要求。

  再次,政策方向體(ti) 現了較強的前瞻性思考。例如,在商品消費中提出要滿足中高端消費品消費需求,並與(yu)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一全球重要高端消費實現地緊密結合,為(wei) 釋放中高收入群體(ti) 消費打開了新空間。又如,提出了支持“互聯網+社會(hui) 服務”“共享經濟”“新個(ge) 體(ti) 經濟”等具有鮮明數字經濟時代特色的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對進一步以數字賦能加快消費創新轉型注入了強大信心。再如,綠色低碳消費、節約集約消費,為(wei) 雙碳目標下居民加快培育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提供了豐(feng) 富的消費場景支撐。

  最後,政策內(nei) 容展現出鮮明人民立場。對當前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強烈,但供給存在明顯不足的醫療健康服務、養(yang) 老育幼服務、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重點領域,提出了有力的鼓勵和支持措施。對當前供給質量不高、水平參差不齊的家政服務消費、社區公共服務消費等領域,提出了明確的質量提升指引。一係列以民生福祉為(wei) 導向的促消費政策將加快推動全體(ti) 居民生活品質提升和向共同富裕目標邁進。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