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綠電延綿貫西東——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綜述

發布時間:2022-12-21 10:5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題:綠電延綿貫西東(dong)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綜述

  新華社記者侯雪靜、吉哲鵬、丁怡全

  12月20日,隨著白鶴灘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這個(ge) 世界技術難度最高、單機容量最大、裝機規模第二大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chan) 發電。

  白鶴灘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dong) 送”的國家重大工程,建成投產(chan) 後,長江幹流上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烏(wu) 東(dong) 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聯合調度,形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金沙江上的巨變,不僅(jin) 是我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更譜寫(xie)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江河篇章。

  六項“世界第一”,藏在這條峽穀中

  在四川省寧南縣和雲(yun) 南省巧家縣交界的金沙江峽穀中,上遊而來的滔滔江水被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截住,“高峽出平湖”的景色蔚為(wei) 壯觀。

  白鶴灘坐擁得天獨厚水能資源的同時,也將金沙江下遊複雜自然條件展現得淋漓盡致——河穀狹窄、岸坡陡峻、地處幹熱大風河穀、生態環境脆弱……這也讓白鶴灘工程在地質和氣候複雜惡劣程度、工程難度方麵位列世界前茅。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超然說,白鶴灘水電站裝機規模僅(jin) 次於(yu) 三峽工程,但其工程技術難度在不少方麵均超過三峽,是世界級水電工程,白鶴灘工程對中國大型水電開發核心能力建設提升具有重要意義(yi) 。

  工程建設挑戰一個(ge) 個(ge) 世界級技術難題——先後攻克300米級特高拱壩溫控防裂、全壩段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巨型地下洞室群開挖圍岩穩定等,形成高流速泄洪洞混凝土“無缺陷”建造等一批先進工法。

  麵對挑戰,建設者勇闖世界水電“無人區”,6項關(guan) 鍵技術指標達到世界第一:單機容量100萬(wan) 千瓦;地下洞室群規模;圓筒式尾水調壓井規模;無壓泄洪洞群規模;300米級高拱壩抗震參數;300米級特高拱壩中,首次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

  三峽集團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雷鳴山說:“白鶴灘工程建設推動我國水電設計、施工、管理、裝備製造全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和供應鏈水平顯著提升,鞏固了我國世界水電發展引領者地位,更為(wei) 世界水電發展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西電東(dong) 送”,綠電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chan) 後,長江幹流上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烏(wu) 東(dong) 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連珠成串”,成為(wei)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從(cong) 萬(wan) 裏長江第一壩——葛洲壩工程開工建設,到興(xing) 建世界最大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再到白鶴灘水電站全麵投產(chan) 發電,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的建設跨越半個(ge) 世紀。”雷鳴山說。

  這條走廊跨越1800公裏,6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7169.5萬(wan) 千瓦,相當於(yu) 3個(ge) 三峽電站裝機容量,年均生產(chan) 清潔電能約3000億(yi) 千瓦時,可滿足3.6億(yi) 中國人一年的用電需求,有效緩解華中、華東(dong) 地區及川、滇、粵等省份的用電緊張,為(wei) 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西電東(dong) 送”提供有力支撐。

  清潔電能照亮萬(wan) 家燈火的同時,替代了大量化石燃料。白鶴灘所有機組全部投產(chan) 發電後,其年均發電量可達624億(yi) 千瓦時,一天的發電量就可以滿足一座50萬(wan) 人口的城市一年的生活用電,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968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160萬(wan) 噸。

  從(cong) 2003年三峽工程首批機組投產(chan) 發電,到2022年12月18日24時,6座巨型電站累計發電31859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節約標準煤約9.1億(yi) 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4億(yi) 噸,對推動實現“雙碳”目標意義(yi) 重大。

  造福人民,綜合效益日益凸顯

  20日,白鶴灘水電站壩前蓄水位接近正常蓄水位825米。高峽平湖,水天一色,一座座樓房、綠樹倒映在湖麵上,一幅湖濱新城的美麗(li) 畫卷正在雲(yun) 南省巧家縣徐徐展開。

  “我們(men) 依托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帶來的新機遇,緊扣當地‘一麵山、一江水、一座城’的區位特色,規劃發展湖濱康養(yang) 旅遊。”巧家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吳濤介紹,“十四五”期間,巧家縣規劃實施的文旅產(chan) 業(ye) 項目總投資已超100億(yi) 元。

  白鶴灘電站建成後,長江幹流6座電站實現聯合統一調度,在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和生態安全等方麵綜合效益日益凸顯。

  ——防洪減災效益巨大。這條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形成總庫容919億(yi) 立方米的梯級水庫群和戰略性淡水資源庫,其中防洪庫容376億(yi) 立方米,占2022年長江流域納入聯合調度範圍水庫總防洪庫容的53%以上。

  ——打造“水上高速”。隨著向家壩、溪洛渡、烏(wu) 東(dong) 德、白鶴灘4個(ge) 大型水電站相繼建成投產(chan) ,曾經江窄、彎多、險灘多的金沙江有了庫區航道。金沙江下遊即攀枝花至宜賓段形成了768公裏的深水庫區航道。

  ——生態效益持續拓展。2011年至2022年,連續12年三峽單獨或聯合溪洛渡、向家壩水庫共開展17次生態調度試驗,調度期間葛洲壩下遊宜都斷麵四大家魚繁殖總量超過303億(yi) 顆,四大家魚資源量恢複明顯。隨著白鶴灘水庫建成投產(chan) ,梯級水庫聯合生態調度範圍將不斷擴大。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