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布洛芬“秒變”衣服,藥物快遞屢丟不能當作“意外”

發布時間:2022-12-23 11:12: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王石川

  12月20日,一則#快遞布洛芬竟然變衣服#的消息,引發全網關(guan) 注。據報道,近日,浙江杭州楊先生的弟弟“陽”了,楊先生便快遞幾盒退燒藥給弟弟,隨後由於(yu) 擔心時效問題,決(jue) 定取消配送,自己送過去。沒想到,快遞員退回的包裹裏沒有藥品,而是一件黑色外套。杭州蕭山郵政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涉事雙方已達成諒解,具體(ti) 情況我局正在調查之中。”

  退燒藥變身衣物,確實很具魔幻色彩。真相如何?有待監管部門徹查。盡管雙方已達成諒解,但真相仍需公開,給所有關(guan) 注此事的人一個(ge) 交代。但願此事確係操作失誤,如快遞公司所稱的“因為(wei) 快遞麵單貼錯了”。

  耐人尋味的是,近期,不少人在網上反映,網購或郵寄的退燒藥出現丟(diu) 失或被掉包的情況,懷疑藥物被“偷”。比如有網友稱,“給孩子買(mai) 的兩(liang) 瓶小美林,取貨時發現隻留下空殼,藥都被偷走了”。還有網友發帖稱,給感染新冠的親(qin) 戚寄了咳嗽藥水和一條撲熱息痛止痛藥,自己封箱之後交給快遞員,親(qin) 戚收貨時卻發現並沒有撲熱息痛。由此看,退燒藥在郵寄過程中出現了“意外”,並非個(ge) 別現象。原因出在哪裏?同樣需要徹查。

  不難理解,當前退燒藥是緊俏貨,稱得上奇貨可居。如果個(ge) 別人打退燒藥的主意,將他人網購或郵寄的退燒藥據為(wei) 己有,則需警惕。原因很簡單,此事關(guan) 係到行業(ye) 形象,也關(guan) 乎人民健康。正急需用藥,結果買(mai) 的退燒藥卻莫名其妙在運輸過程中不見了,無論對情感還是對身體(ti) 的傷(shang) 害都不會(hui) 小。

  觀照此類現象,有兩(liang) 個(ge) 維度。一個(ge) 是法律維度。退燒藥不翼而飛,究竟哪個(ge) 環節出了問題?是誰順手牽“藥”,當了不光彩的梁上君子?有律師認為(wei) ,如果快遞工作人員將快件私自開拆並拿走其中的貨物,貨值或累計貨值超過1000元的,那麽(me) 涉嫌構成盜竊罪。顯然,無論是誰,將他人的退燒藥據為(wei) 己有,都涉嫌違法。

  另一個(ge) 是民生角度。一個(ge) 不爭(zheng) 的事實是,目前多地新增感染者處於(yu) 快速增長期,很多地方出現了退燒藥短缺的情況,甚至一藥難求。到藥店不易買(mai) 到,於(yu) 是有人便“靠山吃山”,琢磨起快遞中的退燒藥了。當然,這隻是推斷。但從(cong) 退燒藥搶手的現狀看,唯有盡快供應充足的退燒藥,才能更好遏製退燒藥被人“順”走的現象。

  此外,還需厘清的是,不能因為(wei) 出現了快遞中的退燒藥丟(diu) 失情況,就汙名化所有的快遞小哥。應該說,當前是快遞小哥最辛苦的時候,他們(men) 的勞動值得尊重。最重要的是,目前並未有證據是快遞小哥“順”走了退燒藥。即便有個(ge) 別害群之馬,也不能上升到對快遞群體(ti) 的不滿。就事論事,快遞中的退燒藥“走”丟(diu) 了,查出是誰的問題誰就該承擔責任。

  應該說,此類風波已演繹為(wei) 公共事件,不能不了了之。有關(guan) 部門在加強監督的同時,也需要快遞行業(ye) 完善內(nei) 部管理,通過優(you) 化流程,確保快遞平安抵達用戶手裏。無論是藥品還是其他物品,都不能丟(diu) 失,這是行業(ye) 底線。

  12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切實保障群眾(zhong) 防疫和醫療物資需求,支持相關(guan) 企業(ye) 開足馬力生產(chan) ,並加強國際合作,合理進口急需品。假以時日,退燒藥短缺現象一定能夠得以改變。屆時,瘋搶退燒藥的情況也會(hui) 逐漸消失。對此,我們(men) 應有足夠信心。(王石川)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