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山西以文旅融合促民間藝術創造性轉化

發布時間:2022-12-23 11:22: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山西省促進民間藝術保護傳(chuan) 承若幹措施》。《通知》提出,每年打造10個(ge) 非遺旅遊體(ti) 驗示範基地,在忻州秀容古城等景區建設民間藝術街區,建立集製作、體(ti) 驗、銷售、旅遊於(yu) 一體(ti) 的民間藝術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文旅消費集聚區,提升民間藝術活化利用水平,推進全省民間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通知》明確,2023年,山西省將啟動民間藝術之鄉(xiang) 保護傳(chuan) 承、晉字號民間工藝美術品牌工程、民間藝術文化產(chan) 業(ye) 工程等13個(ge) 工程,切實做到民間藝術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通知》提出,依托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對漆器、剪紙、木版年畫等民間藝術資源進行分類整理,提煉文化屬性,建立民間藝術基因庫。啟動以非遺四級名錄為(wei) 基礎的民間藝術重點和瀕危項目記錄工作,構建民間藝術檔案庫、數字博物館、雲(yun) 上展覽館等。打造一批集理論研究、藝術創作、人才培養(yang) 於(yu) 一體(ti) 的民間藝術保護傳(chuan) 承研究基地。支持藝術家入駐特色村鎮街區、中國傳(chuan) 統村落、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等保護場所,將民間藝術與(yu) 田園綜合體(ti) 、特色文化古村落、鄉(xiang) 村民宿度假區相結合,探索“鄉(xiang) 土山西”模式,煥發鄉(xiang) 村民間藝術的當代活力。

  《通知》還提出,加強文化創意產(chan) 品研發和推廣,將山西民間吉祥圖案文化等民間藝術融入旅遊發展。試點推進晉中平遙古城、張壁古堡、後溝古村、晉城司徒小鎮等地開設非遺學堂、非遺驛站,打造民間藝術新業(ye) 態。對依托非遺旅遊體(ti) 驗示範基地開展省級非遺項目保護的省級非遺保護單位給予支持。(王文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