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虞建立全域化立體式宣講體係 “虞聲嘹亮” 有滋有味
光明日報通訊員 袁偉(wei) 江 馮(feng) 潔娜 光明日報記者 陸 健
“歡唱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影響大!”當身穿長衫的吳寶炎揮動手中的三敲板與(yu) 紙扇,如雷鳴的掌聲便從(cong) 台下響起。這段時間,這位上虞老百姓心目中的“民星”正忙著用紹興(xing) 蓮花落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聽完朗朗上口的唱詞,不少觀眾(zhong) 也跟著哼了起來。
在紹興(xing) 市上虞區,“虞聲嘹亮”宣講團正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宣講活動。蓮花落、小鑼書(shu) 、快板……農(nong) 家名嘴、民間藝人等“草根”宣講員們(men) “十八般武藝”全上場,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變成接地氣的“地方話”,在“聊家常”中說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事、講群眾(zhong) 願聽的理。一大批80後、90後、00後青年宣講員也不甘落後,以宣講小分隊的形式走進紅色基地、社科基地、風情街夜市等開展互動宣講。90後非遺傳(chuan) 承人鍾王澤還在他的“澤頭勿錯”直播間裏,唱起了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小鑼書(shu) ”。
近年來,上虞區以“虞聲嘹亮”品牌打造為(wei) 重點,不斷健全全域化立體(ti) 式宣講體(ti) 係。廣大宣講員紛紛用充滿新鮮味的宣講方式和接地氣、立體(ti) 化的傳(chuan) 播形式,把“講道理”和“講故事”、“講政策”與(yu) “演文藝”結合起來,精彩講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偉(wei) 大成就、偉(wei) 大變革、偉(wei) 大精神,講述好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講述好上虞高質量發展和爭(zheng) 當“兩(liang) 個(ge) 先行”“五個(ge) 率先”排頭兵的成就經驗。
在上虞區南部山區,下管鎮90後村幹部袁津芬用自己的返鄉(xiang) 經曆向大家講述共同富裕中的青春力量。袁津芬曾是區文化館的主持人,兩(liang) 年前回到老家做起農(nong) 村工作者。在每天繁忙瑣碎的日常工作之後,她又為(wei) 自己增加了一份“兼職”——義(yi) 務宣傳(chuan) 員。新時代的鄉(xiang) 村故事,她從(cong) 村裏講到了區裏、市裏,甚至一路登上了全省微黨(dang) 課的大舞台。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加強靈活就業(ye) 和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讓我的心裏湧過一股暖流,勞動者通過雙手創造美好生活,未來的日子肯定會(hui) 越來越好。”已在上虞紮根14年的馮(feng) 弟勇是上虞美團外賣第一單的配送騎手,他每天利用早班會(hui) 時間帶領同事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不隻是外賣小哥,上虞在快遞員、互聯網從(cong) 業(ye) 人員等新就業(ye) 群體(ti) 中紛紛開展“‘新’心向黨(dang)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學習(xi) 宣傳(chuan) 主題活動,引導新業(ye) 態從(cong) 業(ye) 人員爭(zheng) 做有擔當的奮鬥者、有情懷的奉獻者、有理想的追夢者。
在浙江理工大學科藝學院,退役軍(jun) 人大學生吳安妮向同學們(men) 講述著她應征入伍成為(wei) 海軍(jun) 並登上長春艦的故事。“兩(liang) 年的軍(jun) 旅生涯已經打造了一個(ge) 全新的我,我立誌做一名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她嬌小的身體(ti) 裏迸發出的強軍(jun) 夢想讓同學們(men) 熱血沸騰,也激發起大家“強國有我”的磅礴力量。
如今上虞各行各業(ye) 的優(you) 秀人才正被吸納到宣講隊伍中,形成了“專(zhuan) 家宣講團”“紅色宣講團”“思政教師宣講團”等宣講團隊,各鄉(xiang) 鎮街道、企事業(ye) 單位也紛紛結合實際建立富有地方特色和行業(ye) 特色的宣講團隊。各式各樣的理論宣講搬到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現場,在博物館、紀念館等場所以及各類宣傳(chuan) 陣地建立宣講點。利用“理論宣講數智平台”,上虞還開展了一係列雲(yun) 直播、雲(yun) 課堂、雲(yun) 講壇等“雲(yun) 宣講”,並組織製作微黨(dang) 課、微視頻、微動漫等新媒體(ti) 理論傳(chuan) 播產(chan) 品,培育了一批受歡迎的宣講網紅達人,不斷提升響亮指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