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AI生成技術撼動藝術界 “魔法頭像”讓人歡喜讓人憂

發布時間:2022-12-26 11:09: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創新世界潮】

  2022年似乎是人工智能(AI)突破性的一年,許多創新的AI產(chan) 品投入市場。其中最受歡迎的產(chan) 品之一是照片編輯應用程序Lensa,它能讓用戶創建類似動漫的數字肖像,該功能被稱為(wei) “魔法頭像”。近一段時間以來,Lensa憑借這些受歡迎的頭像已躋身全球應用程序商店榜首,不僅(jin) 如此,它在藝術界同樣也成為(wei) 了熱門話題。

  是什麽(me) 讓Lensa脫穎而出

  這款於(yu) 2018年發布的應用程序提供了一係列照片潤色功能,例如,可通過使用濾鏡和消除“瑕疵”來使自拍看起來更漂亮。最新版本的應用程序更新了“魔法頭像”新功能。

  用戶通過手機上傳(chuan) 10—20張臉部照片並支付一定費用,就能“委托”Lensa製作多達200張風格各異的AI肖像。

  美國創業(ye) 公司Stability AI今年8月開源了一個(ge) 名為(wei) “穩定擴散”(Stable Diffusion)的AI模型,它可根據用戶給定的文本生成對應的圖像。根據美國在線科技雜誌《How-to-Geek》的一份報告,它能讓人們(men) 模仿不同的藝術風格,包括漫畫、科幻、波普藝術和傳(chuan) 統肖像畫。而Lensa的這些肖像正是使用“穩定擴散”生成的。

  澳大利亞(ya) 《對話》雜誌刊文稱,如果“穩定擴散”是一個(ge) 文本到圖像的係統,那麽(me) Lensa似乎很不同,因為(wei) 它接受的是圖像,而非文字。這是因為(wei) Lensa最大的創新之一是簡化了文本倒置的過程。

  Lensa采用用戶提供的照片,並將其注入“穩定擴散”的現有知識庫,教係統如何“捕捉”用戶的特征,以對其進行風格化處理。

  使用者擔憂隱私泄露

  雖然“魔法頭像”是一個(ge) 有趣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但它引發了人們(men) 對個(ge) 人隱私和肖像權的擔憂。人們(men) 擔心該程序可能會(hui) 在未經自己許可的情況下,通過將自拍作為(wei) AI模型的輸入來創建個(ge) 人的麵部肖像。

  此外,一些人質疑這款應用的價(jia) 格,它要求最低支付6美元,或每年支付53.99美元才能使用個(ge) 人照片創建AI圖像。還有人擔心,用戶實際上是在花錢訓練麵部識別AI,並放棄了私人數據。

  此外,該應用程序的創建者普裏斯瑪實驗室此前曾因意外生成裸露的色情圖片而陷入輿論旋渦,盡管該應用程序的政策是“禁止裸體(ti) ”和“僅(jin) 限成人”。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隻有在AI被故意引導創建此類內(nei) 容的情況下,才會(hui) 發生這種行為(wei) ,這違反了應用程序的使用條款。然而,正如美國科技類博客TechCrunch的報告中所述,一些人表達了對該應用程序被濫用的可能性以及它可能對用戶的自我形象和身體(ti) 形象產(chan) 生影響的擔憂。

  除了存在非主動意願生成色情內(nei) 容的風險外,還有人擔心AI可能被用來製造政治錯誤信息和擾亂(luan) 教育。總體(ti) 而言,Lensa AI應用提醒人們(men) ,AI技術仍處於(yu) 實驗階段,如果監管不當,可能會(hui) 產(chan) 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藝術家擔心版權問題

  Lensa AI應用程序及其“魔法頭像”功能的流行,還引發了藝術家們(men) 的擔憂,他們(men) 擔心AI圖像生成器的大範圍使用會(hui) 讓他們(men) 丟(diu) 掉飯碗。

  根據美國媒體(ti) Futurism的報告,這種機器學習(xi) 模型是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對圖像進行訓練的,個(ge) 人或藝術家無法選擇退出數據集。

  然而,《對話》雜誌文章表示,Lensa生成的圖像借用了其他藝術家作品的創意,但不包含他們(men) 作品的任何實際片段。澳大利亞(ya) 藝術法律中心明確指出,雖然單個(ge) 藝術品受版權保護,但其背後的風格元素和理念卻難以納入保護範圍。

  西班牙漫畫家兼插畫家迪亞(ya) 茲(zi) 表示,AI隻是將現有的東(dong) 西進行非常空洞的混合。“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hui) 發現它背後沒有任何意識。我真的希望人們(men) 能夠理解我們(men) (藝術家)在創作某些東(dong) 西時所做的事情……希望人們(men) 會(hui) 期待人類藝術。”

  迪亞(ya) 茲(zi) 說:“我不反對人工智能,如果它是我們(men) 可以使用的工具,並且人們(men) 學會(hui) 重視我們(men) 在工作中投入的東(dong) 西,我認為(wei) 它會(hui) 很好。”

  藝術的未來何去何從(cong)

  《對話》雜誌文章認為(wei) ,雖然AI藝術模型在過去5年裏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它仍需要麵對很多挑戰。雖然它們(men) 作品中的文字是可識別的,但往往是無意識的。

  還有一個(ge) 明顯的製約因素,那就是這些模式隻能產(chan) 生數字藝術。AI不能像人類那樣用油彩或粉筆工作。就像黑膠唱片卷土重來一樣,技術最初可能會(hui) 創造出一種新的形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men) 似乎總是會(hui) 回到最高質量的原始形式。

  最終,正如之前研究發現的那樣,目前形式的AI模型更有可能成為(wei) 藝術家的新工具,而不是創造性人類作品的數字替代品。例如,以AI生成的一係列圖像作為(wei) 起點,然後由人類藝術家進行選擇和改進。這結合了AI藝術模型的優(you) 勢(快速迭代和創建圖像)和人類藝術家的優(you) 勢(對藝術品的願景,並克服了AI模型的問題)。這在需要特定輸出的委托藝術的情況下尤為(wei) 如此。

  此外,還需要思考的是,選擇不使用AI的藝術家可能無法跟上受AI加持的藝術家的腳步,而被時代拋棄。(實習(xi) 記者 張佳欣)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