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為何易發生“沉默性低氧”
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後發生重症的高風險人群,發生缺氧後往往會(hui) 出現症狀表現不明顯的“沉默性低氧”。北京老年醫院呼吸內(nei) 科副主任田蓉提醒,居家過程中,可通過觀察呼吸頻率變化和經皮血氧飽和度來識別和避免老年人重症的發生。
田蓉介紹,老年人出現缺氧後有時反應不明顯,是由於(yu) 老年人反應較年輕人遲鈍,對缺氧沒有那麽(me) 敏感。同時,病情較重時,老年人可能會(hui) 出現神誌、認知方麵的障礙,影響其向家屬描述病情,導致照護者對老人缺氧的情況疏於(yu) 發現。因此,在居家照護時,對於(yu) 老人,特別是高齡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的健康狀況一定要特別關(guan) 注。
老年人髒器功能、免疫力都較低,往往伴有一種或多種基礎病。有些老年人由於(yu) 長期居家,還存在疫苗接種不全的情況。因此,老年人是發生新冠重症的高風險人群,是健康監測的重點對象。田蓉提醒,居家過程中,老年人如出現呼吸困難、氣促,居家3天經對症治療體(ti) 溫仍大於(yu) 38.5攝氏度,基礎疾病急性加重,神誌和飲食出現障礙等情況,都需及時送醫就診。
居家時往往缺乏專(zhuan) 業(ye) 的監測手段,怎樣才能及時識別並避免重症的發生呢?田蓉說,可以通過觀察呼吸頻率變化和經皮血氧飽和度來識別。正常成人呼吸頻率為(wei) 每分鍾12至20次,當發生重症新冠肺炎時,呼吸頻率可超過每分鍾30次。對於(yu) 老年人來說,呼吸頻率超過每分鍾30次,就需要特別關(guan) 注。
同時,正常人的血氧飽和度在95%至100%,當血氧飽和度不超過93%時提示存在重症。因此,田蓉建議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在家中備一個(ge) 指夾式脈氧監測儀(yi) 。對於(yu) 長期缺氧的慢性心肺疾病患者,不能單獨以經皮血氧飽和度判斷病情變化,需結合患者既往血氧飽和度數值和自身症狀體(ti) 征進行判別。
此外,田蓉介紹,在門診過程中,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診時抗原或核酸已經轉陰了,但咳嗽、胸悶等症狀仍未改善,經胸部CT檢查發現發生了肺炎。“這種情況不僅(jin) 出現在老年人身上,也發生在一些年輕患者身上。”她提醒,“陽康”後也要重視久咳不愈的情況,如果咳嗽症狀長期不見緩解,並影響睡眠作息,或還有持續低燒,應及時就醫進行相應檢查,以防小病變大病。(記者孫樂(le) 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