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守住中華文化之根 推進文明交流互鑒

發布時間:2022-12-27 10: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香江快評】

  作者:李嘉維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2022年7月正式向公眾(zhong) 開放以來,就一直備受熱捧。開館僅(jin) 4個(ge) 月,就有超過53萬(wan) 人次入場參觀,多數市民在館內(nei) 觀賞4到5個(ge) 小時,有些市民甚至在館裏待一天,足見香港市民對故宮文化的喜愛。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已成為(wei) 中華文化傳(chuan) 播的重要窗口和文化新地標,同時也在增進市民國家曆史文化認同、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等方麵發揮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

  多種形式展示故宮文物,滿足市民了解中華文化的需求。在資源豐(feng) 厚、專(zhuan) 家雲(yun) 集的故宮博物院的支持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展覽展出的914件故宮藏品,其中約七成為(wei) 首次赴港展出。這是自1925年成立以來,故宮博物院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文物出宮展覽。這些以往隻能在刊物及宣傳(chuan) 品上看見的稀世珍寶,香港市民不僅(jin) 有機會(hui) 一睹真容,而且能通過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觸得到的文物”工作坊等活動近距離欣賞和觸摸。市民在讚歎文物珍貴精致的同時,也對中華文化展現出的魅力印象深刻。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利用最前沿的科技及藝術理念,以市民為(wei) 中心,以新媒體(ti) 科技為(wei) 主導,通過二次解讀、人機互動、在線課程等形式充分調動市民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市民在互動體(ti) 驗中形成對中華文化知識的構建和思考。比如,博物館2號展廳的最後一個(ge) 環節是以聲光電方式展示乾隆皇帝悼念自己的皇後,這樣的多媒體(ti) 科技讓觀眾(zhong) 更真切地走近曆史場景,感受皇帝的性格、性情和愛好,甚至是情感表達,不僅(jin) 能夠拉近觀眾(zhong) 與(yu) 曆史人物的距離,也更能激發起他們(men) 自主探索清朝曆史文化的興(xing) 趣。積極推廣故宮博物院的《我要去故宮》《故宮的時節》等視頻課程,以新穎的形式、深入淺出的講解,帶觀眾(zhong) 了解故宮的宮廷建築、曆史文化、文物精品及中國傳(chuan) 統節氣。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不僅(jin) 僅(jin) 用於(yu) 展示文物,更重要的是喚醒市民的中華文化基因,增強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

  為(wei) 激發學生對中國曆史的學習(xi) 興(xing) 趣,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yu) 香港教育局合作推出以文物為(wei) 主軸的中國曆史教材《細說文物──中國曆史教學資源冊(ce) 》。各學校也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作為(wei) 曆史教育的另一個(ge) 課室,以故宮文化支援中學課程,利用文物資源進行教學,加強學生對國家曆史文化的認同和自信。自開館以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還開辦了“故宮學人講故宮”係列講座等專(zhuan) 題活動,以文化解讀的形式,增進香港市民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加強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

  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為(wei) 紐帶,也進一步促進香港與(yu) 內(nei) 地的文化深度交流。2022年11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啟動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安排京港兩(liang) 地大學生開展藝術文化交流活動,推動京港兩(liang) 地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和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建設。12月,推出首屆“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計劃,招募100名香港本地大專(zhuan) 院校學生及中學生,通過一係列學習(xi) 及實踐活動,加深新一代對中華文物及博物館專(zhuan) 業(ye) 的認識和興(xing) 趣,為(wei) 香港培育未來文化藝術及博物館專(zhuan) 業(ye) 人才。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還以獨特的地方文化視角積極探索跨界合作,帶動香港文創產(chan) 業(ye) 升級。“敦煌與(yu) 故宮對話:飛躍文化二千年”音樂(le) 會(hui) 暨文化講座通過民族音樂(le) 致敬敦煌、致敬故宮、致敬中華文明,吸引眾(zhong) 多香港市民參與(yu) ;“香港故宮SHOWTIME!”係列表演藝術活動,將故宮文化及中國藝術、文化和曆史融匯至表演藝術中。這些創意合作促進傳(chuan) 統中華文化與(yu) 現當代文化融合,賦予相關(guan) 文創產(chan) 業(ye) 更多中國元素,為(wei) 中華文化創造新的文化價(jia) 值和商業(ye) 價(jia) 值。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建成是故宮所代表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化、國際化香港之間的創造性結合,是內(nei) 地與(yu) 香港文化文物合作的裏程碑事件,是香港與(yu) 內(nei) 地共享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賡續傳(chuan) 承中華文明的創新性實踐。我們(men) 相信,背靠祖國、立足香港、放眼世界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會(hui) 更好地發揮平台資源優(you) 勢,對內(nei) 助力香港市民更好地了解國家的曆史文化,增進市民的國家和民族認同,對外講好故宮文物故事,展現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促進文明交流對話,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