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深挖“碩鼠”“蛀蟲” 守護大國糧倉

發布時間:2023-02-01 10:06:00來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原標題:通報典型案例、印發深化整治意見……紀檢監察機關(guan) 持續加大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懲治力度

  深挖“碩鼠”“蛀蟲” 守護大國糧倉(cang)

    糧食安全關(guan) 係國計民生,是“國之大者”。自2021年8月開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全國範圍內(nei) 部署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zhuan) 項整治工作,查處了一批膽大妄為(wei) 、貪得無厭的“碩鼠”“蛀蟲”,取得明顯成效。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hui) 將糧食購銷作為(wei) 重點領域,持續深化整治。

  1月2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十起糧食購銷領域違紀違法典型案例,中儲(chu) 糧集團公司原黨(dang) 組成員、副總經理徐寶義(yi) 等人“靠糧吃糧”行為(wei) 被嚴(yan) 肅查處並點名曝光,持續釋放出深入整治糧食購銷領域係統性腐敗的強烈信號。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關(guan) 於(yu) 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zhuan) 項整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專(zhuan) 項整治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確保機製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切實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購銷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guan) 鍵環節。當前,糧食購銷領域監管缺失缺位、內(nei) 外勾結、執法不嚴(yan) 等問題突出,“靠糧吃糧”易發多發,仍需保持清醒和堅定,堅定不移把專(zhuan) 項整治工作向縱深推進

  此次公布的十起案件均是在專(zhuan) 項整治工作期間查辦的。其中,第一起就是中儲(chu) 糧集團公司原黨(dang) 組成員、副總經理徐寶義(yi) 幹預和插手糧食業(ye) 務招標代理、受賄案。

  去年6月,徐寶義(yi) 因嚴(yan) 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dang) 籍和公職,“靠糧吃糧”是其違紀違法問題之一。本次通報揭開了徐寶義(yi) 以糧謀私的事實——“違規向中儲(chu) 糧集團公司負責招標代理的工作人員打招呼,幫助某招標公司進入中儲(chu) 糧集團公司招標代理機構名錄”“在糧食物流倉(cang) 儲(chu) 經營、收儲(chu) 庫點確定等方麵,為(wei) 他人謀取利益”,涉案金額大、情節惡劣、危害後果嚴(yan) 重。

  國有糧食企業(ye) 承擔著收購、儲(chu) 存、經營國家糧食的重要職責,一些“糧耗子”從(cong) 中伺機漁利,嚴(yan) 重侵蝕群眾(zhong) 利益、造成國家損失、影響糧食安全。

  不止徐寶義(yi) 一例,通報中有多起案例發生在國有糧食企業(ye) 。包括中儲(chu) 糧集團公司廣西分公司原副總經理張東(dong) 升挪用公款、受賄、為(wei) 親(qin) 友非法牟利案;安徽省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周新開“以陳頂新”“先收後轉”、違規出借錢款收取高息、受賄案;陝西糧農(nong)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王東(dong) 鋒違規銷售儲(chu) 備糧、違規管理專(zhuan) 項資金、受賄案等。

  梳理各地查處的案例,發生在一些國有糧食企業(ye) 的“靠糧吃糧”問題,手法可謂形形色色。

  以陳頂新、以次充好,製造“轉圈糧”。如,周新開在收儲(chu) 政策性糧食過程中,夥(huo) 同或安排他人,違規將先前收購的商品糧、陳糧共計1.15萬(wan) 餘(yu) 噸,轉為(wei) 價(jia) 格更高的“托市糧”,非法套取差價(jia) 。

  虛假收購、虛報損耗、虛假輪換、摻雜使假。如,張東(dong) 升通過簽訂虛假糧食購銷協議等方式,將公款1.1億(yi) 餘(yu) 元挪用給他人,涉嫌挪用公款犯罪。

  在倉(cang) 儲(chu) 等項目中違規招標投標,違規處理導致國有資產(chan) 流失。如,王東(dong) 鋒違規安排輪換銷售3.89萬(wan) 餘(yu) 噸省級儲(chu) 備稻穀,致使省級儲(chu) 備糧長期空庫、虧(kui) 庫。

  專(zhuan) 項整治中還發現,主管監管部門落實責任不到位,監督製約機製存在漏洞,是產(chan) 生涉糧腐敗問題、造成國有資產(chan) 流失的重要原因。

  例如,在福建省福州市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原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盧林違規從(cong) 事營利活動、儲(chu) 備糧監管不力、受賄案中,由於(yu) 盧林不正確履行監管職責,致使相關(guan) 企業(ye) 在動態儲(chu) 備糧采購和輪換業(ye) 務中出現“以陳頂新”“轉圈糧”、擅自動用等問題。

  而對於(yu) 一些基層糧庫來說,“守門人”權力過於(yu) 集中,再加上基層糧食監管機構和人員力量薄弱,監管能力和經驗不足,在財務資產(chan) 管理、選人用人、運營機製等方麵存在問題,部分企業(ye) 負責人也容易監守自盜,變成糧倉(cang) “碩鼠”。

  通報中,廣東(dong) 省韶關(guan) 市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保障中心原主任熊軍(jun) 虛假輪換糧食、代儲(chu) 成品糧監管不力、貪汙、受賄案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第一、第三糧庫原主任曾貴良虛假輪換、違規代儲(chu) 儲(chu) 備糧、挪用公款、受賄案都是基層糧庫腐敗問題的典型。

  這些案例一再表明,當前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存量尚未見底、增量還在發生,特別是監管缺失缺位、內(nei) 外勾結、執法不嚴(yan) 等問題突出,“靠糧吃糧”易發多發,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係統施治、實現根治任重道遠。

  《意見》指出,要持續加大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懲治力度,對涉糧問題線索開展清底式“回頭看”,應查盡查、一查到底。

  “嚴(yan) 肅查處糧食購銷領域違紀違法問題,充分彰顯了黨(dang) 中央堅定不移推進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的堅強決(jue) 心和堅定意誌,釋放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強烈信號。”上海市委黨(dang) 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院長陳方劉說。

  緊盯糧食購銷領域腐敗重點、難點問題,深挖徹查問題線索,從(cong) 嚴(yan) 從(cong) 重查處一批糧食購銷領域腐敗案件,形成“不敢腐”的強力震懾

  《意見》指出,要適時向社會(hui) 公開通報重大典型案例,讓幹部警醒、知止,形成嚴(yan) 的氛圍。

  記者注意到,此次通報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二次集中點名曝光糧食購銷領域違紀違法典型問題,表明了紀檢監察機關(guan) 對糧倉(cang) “碩鼠”“蛀蟲”絕不姑息、一查到底的堅定態度。

  山西省紀委監委曾公開通報大同市地方儲(chu) 備糧管理中心原主任楊斌等3起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通報點明涉糧腐敗的“慣常手法”,針對性很強。隨後,該省各市紀委監委也紛紛通報曝光查處的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典型案件,實現“嚴(yan) 的基調”同頻共振。

  “形成濃厚氛圍,才能放大震懾。我們(men) 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適時公布典型案件,向全社會(hui) 表明我們(men) 對涉糧腐敗零容忍,持續釋放出全麵從(cong) 嚴(yan) 、一查到底的強烈信號。”山西省紀委監委相關(guan) 負責同誌說。

  《意見》要求,要緊盯涉糧亂(luan) 象背後的腐敗問題,深入查辦“影子股東(dong) ”“影子公司”“國皮民骨”以及關(guan) 聯交易、套取資金、輸送利益等案件,從(cong) 嚴(yan) 從(cong) 重懲處,保持零容忍震懾不變、高壓懲治力量常在。

  不隻是徐寶義(yi) ,近年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還查處了原國家糧食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徐鳴,國家發展改革委原黨(dang) 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原局長張務鋒等多名糧食係統的中管幹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針對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加大辦案力度,保持了整治糧食購銷領域違紀違法問題的高壓態勢。

  找全找準、查深查透問題,是確保專(zhuan) 項整治取得實效的關(guan) 鍵。各地堅持全方位、多角度檢視,采取專(zhuan) 項巡視巡察、主責部門自查自糾、紀檢監察機關(guan) 監督檢查等方式,全麵起底清查糧食購銷領域存在的問題。

  中儲(chu) 糧集團公司紀檢監察組認真落實問題線索歸口受理製度,指導、督促全係統各級紀檢監察機構動態更新完善涉糧腐敗問題線索台賬,全麵摸清問題底數,堅持不懈遏製增量消除存量,努力實現涉糧腐敗問題線索“清倉(cang) 見底”。

  福建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緊盯基層收購、儲(chu) 存、銷售等三個(ge) 重點環節,聯合業(ye) 務主管監管部門對轄區內(nei) 國有糧食企業(ye) 開展“拉網式”清查,建立問題清單,實施對賬銷號,全麵摸清摸準摸實底子。

  專(zhuan) 項整治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涉及方方麵麵。紀檢監察機關(guan) 綜合運用提級辦理、直查直辦等方式,發揮“室組地”聯合辦案優(you) 勢,借助大數據等手段,深挖問題線索,確保查深查透、應查盡查。

  黑龍江省紀委監委第七監督檢查室與(yu) 駐北大荒農(nong) 墾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伊春市監委聯合查辦了北大荒糧食集團有限公司原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史中華案。借助駐北大荒農(nong) 墾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了解掌握涉案人員社會(hui) 關(guan) 係網等情況優(you) 勢,伊春市監委及時抽調企業(ye) 經營管理、財會(hui) 審計等方麵業(ye) 務骨幹,協助聯合辦案組快速深入了解業(ye) 務規律和作案手法,通過分析涉案企業(ye) 資金流向,主營業(ye) 務收入、財稅報表等主要數據,配合談話取證,最終成功突破涉案人員心理防線。

  “‘室組地’聯合辦案,整合了反腐敗資源,形成辦案合力,實現辦案力量統一調配,推動取得‘1+1+1>3’的效果。”伊春市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說。

  糧食係統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對業(ye) 務熟悉且在糧食係統深耕多年,往往是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的高發群體(ti) 。

  以查處“一把手”典型案件為(wei) 牽引,聚焦重點人重點事,堅決(jue) 查處權錢交易、利益輸送等“靠糧吃糧”問題,是不斷提高專(zhuan) 項整治針對性、有效性的有力抓手。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紀委監委對“一把手”問題線索優(you) 先排查處置,建立健全“發現問題—嚴(yan) 明紀法—整改糾偏—深化治理”閉環機製,切實守護好“桂北糧倉(cang) ”。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廣西紀檢監察機關(guan) 重新起底1004件涉糧問題線索,瞄準“一把手”、基層糧庫和補貼資金等重點出擊,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1027件。

  強化督促檢查,層層傳(chuan) 導壓力,壓緊壓實糧食購銷主體(ti) 責任、監管責任,堅決(jue) 糾治不作為(wei) 、慢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著力解決(jue) 監管缺失缺位問題

  《意見》指出,要持續壓實各方責任,督促地方黨(dang) 委和政府承擔起糧食購銷安全主體(ti) 責任,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督促發改、糧食和儲(chu) 備、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落實屬地管理和行業(ye) 監管責任,健全執法機構體(ti) 係,充實監管力量,強化監管手段,加大檢查力度,堅決(jue) 糾治不作為(wei) 、慢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

  多位紀檢監察幹部告訴記者,有的基層黨(dang) 委政府落實糧食安全責任製不力,糧食購銷內(nei) 部管理混亂(luan) ,執行糧食法規製度不嚴(yan) ;有的糧食管理部門監管製度機製存在漏洞,對基層糧站(庫)“一把手”監管“寬鬆軟”,導致個(ge) 別基層糧站(庫)購買(mai) 外地糧食作為(wei) 本地訂單糧售賣,套取國家訂單糧補貼;有的國有糧食企業(ye) 執行糧食政策不到位,存在虛購虛銷“空氣糧”、超架空期套取補貼等問題。

  “監管責任缺失、管理體(ti) 製不完善、涉糧企業(ye) 內(nei) 部運行機製不健全、基層糧庫管理缺失等方麵因素,是產(chan) 生涉糧腐敗問題的重要原因。”桂林市紀委監委黨(dang) 風政風監督室主任藍振武說。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圍繞糧食購銷關(guan) 鍵環節強化監督檢查,壓緊壓實糧食購銷主體(ti) 責任、監管責任,推動基層國有糧庫強化內(nei) 部治理,著力解決(jue) 監管缺失缺位問題。

  江蘇省無錫市紀委監委推動發展改革、財政、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等5個(ge) 市涉糧部門和市產(chan) 業(ye) 集團定期報告工作進展,推動黨(dang) 委政府主體(ti) 責任、主管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和國有糧食企業(ye) 執行責任全麵落實。

  福建省紀委監委駐省發改委紀檢監察組對被監督單位“一把手”等關(guan) 鍵少數及時開展談話提醒,推動從(cong) 職能部門到基層糧庫理順工作機製,層層壓實責任。

  通報案例顯示,在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中,不作為(wei) 、慢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問題也比較突出。

  福州市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副主任郭其財告訴記者,查辦的糧食購銷領域腐敗案件中,腐敗和作風問題交織。有的相關(guan) 崗位工作人員未全麵、正確履行工作職責,讓購銷人員有可乘之機,盧林儲(chu) 備糧監管不力問題就比較典型。“任職期間,盧林未正確履行職責,對市級儲(chu) 備糧管理監管不力、壓力傳(chuan) 導不足,致使下屬企業(ye) 長期未製定監管規章製度、未按規定派員監督采購工作,駐庫監管機製管理混亂(luan) ,在動態儲(chu) 備糧采購和輪換業(ye) 務中出現‘以陳頂新’‘轉圈糧’、擅自動用等問題。”

  圍繞責任、腐敗、作風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紀委監委緊盯“糧官”“糧商”兩(liang) 類重點人員,運用專(zhuan) 項巡察、大數據對比等方式,深挖“靠糧吃糧”問題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

  黑龍江省紀檢監察機關(guan) 積極督促有關(guan) 業(ye) 務主管監管部門、國有糧食企業(ye) 全方位壓實責任、全鏈條查找問題、全過程拓展成果,深入查找責任、腐敗、作風問題。紀檢監察機關(guan) 建立監督底單,層層織密“監督網”,對選擇式、敷衍式整改,甚至弄虛作假、邊改邊犯的嚴(yan) 肅追責問責。

  把正風肅紀反腐與(yu) 深化改革、完善製度、促進治理、推動發展貫通起來,結合案件查找漏洞,推動形成靠製度管權、管糧、管人的長效機製

  抓好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zhuan) 項整治,既要拿出“當下改”的舉(ju) 措,又要形成“長久立”的機製。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一體(ti) 謀劃和推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加快推進智慧糧庫建設,深化糧食儲(chu) 備和購銷體(ti) 製機製改革,推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係統治理、長效治理取得新成效。

  《意見》指出,要持續推動監管體(ti) 製機製改革,針對查辦的重大典型案件和自查自糾發現的突出問題,認真分析其中的深層次原因,提出針對性紀檢監察建議。

  推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青海省紀委監委組織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zhuan) 項整治協調小組成員深入一線調研,形成了14篇調研報告,提出了深化治理對策建議70餘(yu) 條,推動健全完善製度機製174項。

  安徽省合肥市紀委監委針對查辦的肥西瑞豐(feng) 糧油公司戴某窩案,督促指導涉案基層糧庫健全完善儲(chu) 備糧倉(cang) 儲(chu) 管理、國有企業(ye) 內(nei) 部審計等31項製度機製,提升糧食安全治理質效。

  從(cong) 糧倉(cang) “看門人”蛻變成糧倉(cang) “蛀蟲”,個(ge) 別黨(dang) 員幹部紀律規矩意識淡漠、私心貪欲膨脹是其重要原因。郭其財告訴記者,必須加強警示教育,推動築牢思想防線。

  福州市紀委監委結合推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督促全市相關(guan) 部門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法律法規和廉潔從(cong) 業(ye) 教育,以正麵典型引導,反麵典型警示教育,不斷提高涉糧領域從(cong) 業(ye) 人員尤其是黨(dang) 員幹部的黨(dang) 紀法律法規知識水平,引導黨(dang) 員幹部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黑龍江省綏濱縣紀委監委發揮北山糧庫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作用,組織發改、糧食等部門,以視頻形式旁聽案件主要涉案人員庭審,深化以案為(wei) 鑒,用“案中人”警醒“身邊人”。

  《意見》明確,督促協調主責主管部門健全製度機製,抓好現有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製度規定落實落地,發揮剛性約束作用。

  推動深化糧食管理體(ti) 製改革。無錫市紀委監委從(cong) 行業(ye) 係統層麵提出糧食流通體(ti) 製機製改革建議15條,推動成立無錫糧食集團,將市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下屬的5家全民所有製涉糧企業(ye) 改製為(wei) 市屬國有獨資企業(ye) ,圍繞產(chan) 、儲(chu) 、供、銷等環節建章立製105項。

  “堅持集中整治、深化改革,持續推進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zhuan) 項整治走深走實,為(wei) 糧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無錫市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說。

  洪範八政,食為(wei) 政首。《意見》錨定徹底懲治係統性腐敗目標任務,發出動員令。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要將集中整治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作為(wei) 當前一項重要任務,保持查辦案件高壓態勢,上下協同加強監督檢查,查建並舉(ju) 構建長效機製,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以強有力的紀法監督保障糧食安全。(王卓 陸麗(li) 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