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非遺年俗展:多彩非遺鬧新春 民族團結情更濃
“新疆是個(ge) 好地方——第十屆天山南北賀新春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年俗展”(簡稱“非遺年俗展”)於(yu) 近日在新疆烏(wu) 魯木齊開幕,並在新疆14個(ge) 地(州、市)同步舉(ju) 辦。非遺年俗展主會(hui) 場現場鑼鼓喧天、龍騰獅舞、熱鬧非凡,非遺迎春市集、年貨大街、年俗圖片展等活動應接不暇,給各族群眾(zhong) 帶來一場別具民族文化魅力和沉浸式體(ti) 驗的文化盛宴,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來自烏(wu) 魯木齊陝北社火隊的表演者身著喜慶的服飾,跳起歡快的舞蹈,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觀看。“我們(men) 組織了100多名社火愛好者進行展演,熱熱鬧鬧的舞龍舞獅預示著新年紅紅火火,希望給各族群眾(zhong) 送去美好的新春祝福。”社火隊隊長拓宏興(xing) 說。
不遠的非遺迎春市集上也十分熱鬧。書(shu) 法家為(wei) 大家寫(xie) 春聯、送福字,非遺傳(chuan) 承人現場捏麵人、展茶藝。在烏(wu) 魯木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麵塑傳(chuan) 承人懷元辰的展位前,圍坐了十幾位來學習(xi) 的小朋友。“春節有捏麵塑的習(xi) 俗,今年是兔年,我教大家捏一隻小兔子……”懷元辰細心地教小朋友捏麵塑的技巧。為(wei) 迎接春節,懷元辰特意創作了《鄉(xiang) 村表演隊》麵塑作品。“這幅作品的原型是水西溝鎮大廟村表演隊,隊員一直活躍在基層進行義(yi) 務演出,將喜慶、吉祥和祝福送給轄區居民,體(ti) 現了新疆各族群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的生活狀態,讓大家能夠喜氣洋洋過春節。”懷元辰說。
懷元辰還創作了《西域都護府》係列麵塑作品,該係列作品由將軍(jun) 、商人、婦女、樂(le) 師、舞姬等十幾個(ge) 人物組成。懷元辰帶到現場的是將軍(jun) 和商人兩(liang) 件作品。“中央政府曾在新疆設立安西、北庭等都護府,代表了當時的中央政府對該地區進行著有效的管轄,雄辯的曆史事實證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懷元辰告訴記者,“我希望通過創作這件作品,讓更多市民深入了解新疆的曆史,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目前,新疆已有多所學校、幼兒(er) 園開展麵塑技藝“第二課堂”。十幾年來,懷元辰培訓過的學生已經有1000多人。他希望將來有更多人去了解麵塑、學習(xi) 麵塑,讓這門技藝更好地傳(chuan) 承下去。
在國家一級茶藝技師、新疆藥茶傳(chuan) 承人殷瑀彤的展位前,一位母親(qin) 帶著孩子正在品嚐藥茶。對飲料更感興(xing) 趣的孩子在喝完第一杯茶後又主動喝了第二杯。“作為(wei) 一個(ge) 茶藝師,那一刻我還是蠻開心的。茶藝不僅(jin) 是技術層麵的傳(chuan) 承,更需要被大眾(zhong) 喜歡,並自然傳(chuan) 承下去。”殷瑀彤說,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夠傳(chuan) 承茶藝文化。
據殷瑀彤介紹,新疆藥茶除了具有茶葉原葉的本香,還兼具獨特花香、藥香,有極好的藥用價(jia) 值。“我們(men) 是在繼承傳(chuan) 統少數民族藥茶的基礎上,做了一定的改良。這樣既尊重了傳(chuan) 統的少數民族飲茶習(xi) 俗,同時也展現了漢族的人文茶藝。”殷瑀彤告訴記者,“南疆的維吾爾族茶藝有一個(ge) 很典型的衝(chong) 泡方式叫做母子壺衝(chong) 泡,母子壺的呈現方式及寓意很好,一方麵我們(men) 可以很好地觀賞茶湯質感以及茶葉的形態,另一方麵也寓意著漢族和少數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年俗圖片展前,烏(wu) 魯木齊市民阿曼姑·艾買(mai) 提不時駐足細細觀看,臘八粥、烤全羊、社火……圖片上的內(nei) 容是人們(men) 日常所見的。據了解,年俗圖片展從(cong) 300餘(yu) 幅攝影作品中遴選出50幅,內(nei) 容有扭秧歌、劃旱船、送春聯、做糖人、剪紙、做臘八粥等年俗文化。“帶女兒(er) 來這裏感受一下傳(chuan) 統年俗的味道,讓孩子加深對非遺的感受。”烏(wu) 魯木齊市民朱麗(li) 帶著11歲的女兒(er) 逛展時說。
本屆非遺年俗展以“天山南北賀新春 紅紅火火過大年”為(wei) 主題,結合春節、元宵節,充分挖掘和闡釋傳(chuan) 統節日文化內(nei) 涵,突出與(yu) “年文化”相關(guan) 的民俗活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以人民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形式,舉(ju) 辦內(nei) 容豐(feng) 富、覆蓋麵廣、年味十足、互動性強的線上線下非遺展示活動229場,預計惠及1000餘(yu) 萬(wan) 人次,進一步擴大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影響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處處長、二級巡視員王潔介紹,非遺年俗展係列活動已經成功舉(ju) 辦九屆,是全疆活動時間最長、參與(yu) 人數最多的活動,每年農(nong) 曆小年到正月十五在全疆各地同步舉(ju) 辦。活動包括主會(hui) 場活動、全區各地非遺宣傳(chuan) 展示係列活動及相關(guan) 民俗活動。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工作導向,組織開展年畫、春聯、戲曲、廟會(hui) 、社火等豐(feng) 富多彩、年味十足的節日文化活動,讓非遺融入傳(chuan) 統新春佳節,走進現代生活,讓百姓在置辦年貨、品味年俗、享受視覺盛宴的過程中,感受傳(chuan) 統文化的藝術魅力,拉近非遺與(yu) 百姓的距離。(王偉(wei) 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