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的機車檢修人
【春運進行時】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雷愛俠(xia) 光明日報通訊員 鍾健豪
近日,廣州陰雨連綿,有些悶熱。在廣州機務段露天整備場上,鐵路工人們(men) 正緊張有序地檢修著火車頭。
“東(dong) 風4型機車2232進12道,後麵還有車入庫,請諶鋒抓緊看車。”2月7日13時,對講機裏傳(chuan) 來工長董永吉的聲音。收到指令後,機車鉗工、青年突擊隊員諶鋒趕忙放下剛吃了幾口的盒飯,拿起工具,冒著微微細雨,向12道快步走去。
到達12道機車圖定台位後,諶鋒插上防護旗,拿起手電筒、檢點錘,彎腰鑽進高1.2米、寬1米的地溝裏。手電筒的光在車底來回探照,諶鋒的眼睛像CT機一樣精準掃描著各個(ge) 部件,不放過任何一個(ge) 死角。
“機車運行時,走行部直接與(yu) 鋼軌接觸,起到牽引、緩衝(chong) 、承重等作用,像人的腿一樣重要。我們(men) 通過定期對機車走行部進行檢查、保養(yang) 和維修,保證機車質量良好、安全出庫。”諶鋒介紹。
諶鋒是一名“95後”,自2016年入路以來,一直擔任機車鉗工。剛入路時,他經常跟著經驗豐(feng) 富的師傅們(men) 學習(xi) 技術,學習(xi) 筆記寫(xie) 滿了10多本,如今他已是車間的技術能手。
很快諶鋒便發現了一處問題。“左2閘瓦到限,需要更換。”諶鋒低頭對著夾在胸前的對講機向班組報備,並掏出作業(ye) 本記了下來。大約20分鍾,諶鋒檢查完了這台機車的走行部。
13時32分,他申領到了新閘片,要進行到限閘片的更換。諶鋒說:“沒點技巧,這閘瓦還真不好換。輪縫隻有幾厘米,空間狹窄,不好用力,安裝難度大,特別講究方法和力度。”他清了清嗓子,笑著補充,“當然,最好身材像我一樣瘦小,否則鑽不進去呀!”
隻見他掛上禁動牌,做好防護措施後,匍匐在地,在狹窄的輪對間探入身子,手裏拿著10斤重的鐵錘,一錘敲下閘瓦穿銷,很快就卸下了廢舊閘瓦。緊接著,諶鋒深吸一口氣,側(ce) 身探進車底,盡可能貼近更換位置,此時他的身體(ti) 幾乎變了形。他一隻手一把抓住20斤重的閘瓦底端,另一隻手調整閘瓦的安裝角度。找準位置後,諶鋒將閘瓦往上一推,“啪”的一聲,閘片順利落槽,再裝上穿銷,閘片更換就完成了。
鑽出輪對,諶鋒揉了揉酸痛的腰說:“換上新閘瓦後,還要調整閘瓦與(yu) 車輪的間隙,保持在6至8毫米之間,這樣可以保證良好的製動效果。”收拾好工具後,他又登上機車駕駛室。上閘製動,下車觀察閘瓦的上閘狀態,再上車緩解,下車調整……如此上上下下調試數次,最終將間隙調整到位。此時他的衣服早已被雨水和汗水浸濕。
春運期間任務繁忙,這是諶鋒當天檢查的第11台機車。14時30分,他回到休息室,打開已經涼了的飯,繼續吃了起來。
春運以來,廣州機務段平均每天完成80台機車的檢修整備工作,確保了京廣、京九、贛深等20餘(yu) 條線路客貨列車運行的安全穩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