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穩增長看開局丨內蒙古:跑出新能源發展“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3-02-16 10:16: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16日消息(記者金建軍(jun) 劉會(hui) 民)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作為(wei) 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內(nei) 蒙古自治區今年著力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和多場景應用,推進新能源裝備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新能源裝機將超過9000萬(wan) 千瓦,跑出新能源發展的“加速度”。

  “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內(nei) 蒙古新能源優(you) 勢得天獨厚,發展新能源潛力巨大。其中,風能資源占全國一半以上,太陽能資源占比超過五分之一。內(nei) 蒙古各地加快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在烏(wu) 蘭(lan) 察布市四子王旗,三峽集團正在建設200萬(wan) 千瓦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通過就地開發利用新能源,滿足烏(wu) 蘭(lan) 察布市南部地區大工業(ye) 負荷供電需要。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運,新能源裝機規模50萬(wan) 千瓦,86個(ge) 儲(chu) 能電池倉(cang) 能儲(chu) 存28萬(wan) 千瓦時的電量,相當於(yu) 12000多輛新能源汽車的儲(chu) 電量。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專(zhuan) 業(ye) 師鍾聲遠:其中最為(wei) 代表的就是我們(men) 的飛輪儲(chu) 能項目,也是我們(men) 申報了國家能源局的首台套的項目。未來也是有希望將它們(men) 從(cong) 實驗室技術推向大規模應用。

  如何讓新能源成為(wei) 新的增長引擎?內(nei) 蒙古加快新能源項目布局,集中力量建設高起點、高標準、規模化、現代化的百萬(wan) 和千萬(wan) 千瓦級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這段時間,總投資108億(yi) 元的華能上都百萬(wan) 千瓦級風電基地已經有三十台風機完成並網,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為(wei) 京津唐地區輸送清潔電力65億(yi) 千瓦時,能夠滿足京津冀地區超270萬(wan) 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上都發電公司風電項目管理處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廷興(xing) :基地將作為(wei) 北京主要電源點,為(wei) 首都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持續保駕護航,用內(nei) 蒙古的綠電點亮了北京的燈。

  站在新能源發展的曆史性“風口”,內(nei) 蒙古統籌推進新能源開發建設和新能源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ge) “工業(ye) 內(nei) 蒙古”。

  今年1月份,內(nei) 蒙古新能源新增並網裝機規模達215萬(wan) 千瓦,遠超曆史同期水平,為(wei) 全區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拚出了“開門紅”。

  內(nei) 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陳錚:做大做強呼包鄂通四大風光氫儲(chu) 全產(chan) 業(ye) 鏈裝備製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ge) “工業(ye) 內(nei) 蒙古”,為(wei) 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提供有力支撐。

  內(nei) 蒙古還將重點圍繞風電、光伏、氫能和儲(chu) 能裝備4條產(chan) 業(ye) 鏈建設,接斷點、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提升風電、光伏裝備的整建製配套能力。通過集中推進、重點突破,使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煤炭及煤基產(chan) 業(ye) 、金屬采冶及新材料製造這4大支柱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向萬(wan) 億(yi) 級邁進。

  內(nei) 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龔明珠:我們(men) 要紮實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切實推動重大項目謀劃建設,紮實走好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