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精準對接產業需求 努力培養優秀技能人才

發布時間:2023-02-24 09:4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發展

  【一線講述】

  精準對接產(chan) 業(ye) 需求 努力培養(yang) 優(you) 秀技能人才

  講述人:重慶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車輛工程學院院長 李 雷

  正月十一清晨,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我和車輛工程學院幾位骨幹教師從(cong) 不同的地方趕回學校後,一起前往永川區的自動駕駛開放測試與(yu) 示範運營基地,調研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行業(ye) 前沿技術。

  我們(men) 試乘自動駕駛公交車,探討自動駕駛各種工況下的乘坐體(ti) 驗、安全員接管車輛駕駛的條件,還用手機預約無人化、完全自動駕駛的出租車,乘坐它在街道的車水馬龍中穿行。實地實景體(ti) 驗後,大家和百度智駕的工程師一起探討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假期組織教師去行業(ye) 實踐、調研,是重慶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持續多年的“例行動作”。學校構建了以服務先進製造、汽車產(chan) 業(ye) 等為(wei) 主要特色的專(zhuan) 業(ye) 發展體(ti) 係,要求各教學單位的專(zhuan) 業(ye) 設置必須對接國家戰略和重慶支柱產(chan) 業(ye) ,課程設置和內(nei) 容必須體(ti) 現行業(ye) 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zhuan) 業(ye) ,是學校列入國家“雙高計劃”重點建設的專(zhuan) 業(ye) 群。重慶正致力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緊密聯係行業(ye) 企業(ye) 、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技能人才培養(yang) ,既是職業(ye) 教育的責任,也是我們(men) 巨大的發展空間。2022年4月,學校與(yu) 長安汽車共建了汽車產(chan) 業(ye) 學院,聯合開發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專(zhuan) 業(ye) 課程,共同組建教師團隊開展教學。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學生還未畢業(ye) ,就全部被企業(ye) “搶”走。

  返程途中,就在大家感慨國內(nei) 汽車產(chan) 業(ye) 技術快速發展的時候,長安汽車總經理打來電話,商量明天上午一起討論長安國際海外經銷商服務顧問的認證標準和培訓課程開發。

  “又有新項目了。”我笑著對車內(nei) 的同事們(men) 說道。2019年,我們(men) 的教師團隊為(wei) 長安汽車開發了海外經銷商技術員培訓認證體(ti) 係標準以及配套的教材、課件,並通過教師到海外、海外技術人員到學校、線上演示講解等培訓方式持續運行,得到了長安汽車的認可和信任。企業(ye) 和學校深度合作,在校內(nei) 建立了“長安汽車全球培訓中心”,在多個(ge) 國家共建了海外人才培養(yang) 基地。很多學生也因此獲得了到海外就業(ye) 的機會(hui) ,迅速成長為(wei) 區域技術主管、培訓主管,為(wei) 長安汽車拓展海外市場作出了貢獻。

  時光如箭,轉眼間我從(cong) 事職業(ye) 教育已有20年。這20年我見證了職業(ye) 教育的快速發展,也相信職業(ye) 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將大有作為(wei) 。不久前印發的《關(guan) 於(yu) 深化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培養(yang) 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我感到肩上責任更重了,前進動力更足了。

    (光明日報記者張國聖采訪整理)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