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開學季疊加春季流行病高發期,師生如何順利度過

發布時間:2023-02-27 10:3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據杭州市疫情指揮部消息,近期,杭州3所中小學出現15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均為(wei) 首次感染。涉事學校均已根據相應預案對涉及班級的教學課程暫行調整。“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wei) ‘乙類乙管’不是‘乙類不管’,這種情況下還要做好疫情的防控。沒‘陽’過的孩子在室內(nei) 要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在2月16日晚上進行的“科普一下·防護係列談”直播節目中,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專(zhuan) 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管理疾病預防控製處處長李六億(yi) 表示,目前,我國新冠病毒感染處於(yu) 低流行階段,相關(guan) 防護措施可以因勢作出調整,也要避免過度防護。

  隨著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wei) “乙類乙管”後首個(ge) 開學季的到來,經曆了3年疫情的全國近3億(yi) 師生陸續回歸校園,他們(men) 的健康事關(guan) 千萬(wan) 家庭。除了新冠病毒,“冬春季也是孩子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急診內(nei) 科主任王荃在直播中說。新冠病毒還未完全消失,諾如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都是冬春季兒(er) 童感染的常見病原體(ti) 。杭州除了上述新冠疫情外,某小學近期還有12名學生有發熱症狀,為(wei) 流感聚集性傳(chuan) 播。

  校園裏、教室內(nei) 人員相對集中,環境相對密閉,中小學生的抵抗力相對較弱、傳(chuan) 染病防護措施的配合度較低。這些不利因素為(wei) 學校開學季的防控工作提出不小的挑戰,結合實際情況,“科普一下·防護係列談”從(cong) 學校、家庭、個(ge) 人多角度介紹了相關(guan) 防控知識點。

  “乙類乙管”後校園防控工作怎麽(me) 做

  “‘乙類乙管’後,校園內(nei) 首先要做好監測工作。”李六億(yi) 說,要及時監測發熱、咳嗽、嗓子疼、乏力等新冠相關(guan) 症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要及時報告家長和學校老師。方便家長、學校及時采取診療和相應的防控措施。

  我國中小學在校學生人數多、密度大,而且孩子們(men) 活潑好動,個(ge) 人防護能力相對較弱,對這類人群的健康監測更為(wei) 重要。根據教育部相關(guan) 要求,各中小學都加強了學生的健康監測。

  開學前一周,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組織師生員工每日開展健康自查並報備,全麵摸清師生員工的健康狀況,建立師生感染情況、基礎疾病情況、突出心理問題情況、疫苗接種情況等台賬。

  除了健康監測外,學校還做了相關(guan) 防疫物資儲(chu) 備。華陽小學的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資按應急處置期間在校人員兩(liang) 周以上的用量儲(chu) 備,按照在校師生員工總數的15%儲(chu) 備抗原檢測試劑。

  此外,教育部還要求,落實中小學校晨午檢製度、傳(chuan) 染病疫情報告製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製度等,建立學生健康的信息電子台賬,提高校園疾病監測預警的信息化水平。

  開學後,華陽小學在嚴(yan) 格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優(you) 化調整校園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同時,堅持人、物和環境同防,堅持新冠病毒感染與(yu) 學校常見急性傳(chuan) 染病多病共防,堅決(jue) 遏製傳(chuan) 染性疾病在學校流行、暴發。返校後的第一周,該校重點開展健康監測,倡導減少聚集,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建立出現症狀應及時報告的製度和就診指引。

  針對校園防疫,李六億(yi) 建議,學校要加強教室等室內(nei) 環境的通風,以降低師生感染風險。還要加強對環境的清潔,定期消毒,“環境清潔,病原體(ti) 就減少了;同時我們(men) 還要保持環境幹燥,幹燥了病原體(ti) 也就不長了,這樣可以減少通過環境的傳(chuan) 播。”

  飛沫傳(chuan) 播是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眾(zhong) 多呼吸道傳(chuan) 染病的傳(chuan) 播渠道。講究咳嗽禮儀(yi) 是這個(ge) 傳(chuan) 播渠道的“克星”。李六億(yi) 表示,咳嗽或者打噴嚏時,不應該直接用雙手捂住口鼻,而應該用紙巾擋住口鼻,然後把紙巾扔掉,如果來不及拿紙巾的話應該用胳膊肘擋住口鼻。

  預防傳(chuan) 染病的另一個(ge) 基礎而重要的方法是做好手衛生,這“對預防經呼吸道或經消化道傳(chuan) 播的疾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李六億(yi) 說。

  預防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還需要戴好口罩。李六億(yi) 建議,在密閉、通風不良的環境內(nei) ,應戴醫用口罩或者醫用外科口罩。日前,北京市發布相關(guan) 規定,要推進健康校園建設。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xi) 慣,以文明健康小環境築牢疫情防控校園大防線。

  李六億(yi) 說,目前,疫情低水平流行時,孩子在室外,尤其運動時不用戴口罩;“陽康”的孩子在室內(nei) 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情況下仍需戴口罩,不能運動過度。

  “新學期已順利過去了兩(liang) 周,孩子們(men) 的整體(ti) 狀態非常好。上學期有較長一段時間居家線上學習(xi) ,再加上寒假,很多同學已很久不見,現在相聚在一起學習(xi) ,都很高興(xing) 。”華陽小學相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說。

  孩子得病後哪些是危險信號

  “作為(wei) 家長,都會(hui) 擔心孩子感染了新冠後會(hui) 發展成重症,如果孩子感染了新冠病毒,家長要關(guan) 注什麽(me) ?”在直播節目中,主持人代表家長提出了這個(ge) 問題。對此,王荃又重複了她曾在多個(ge) 場合強調的內(nei) 容:“隻有極少數孩子會(hui) 發展成重症,絕大多數孩子都是輕症。”並同時給出了指導:

  首先,家長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不僅(jin) 僅(jin) 是新冠病毒的感染,很多其他疾病病程中,要知道孩子(病情)是否嚴(yan) 重了,精神狀態都是一個(ge) 非常敏感、直接的指標。”王荃說。

  王荃說,如果孩子精神特別差,體(ti) 溫高的時候想睡覺,即便體(ti) 溫降下來了也總想睡覺、打蔫;年齡小的孩子出現拒食、拒奶,不哭、不動,家長可能覺得孩子特別乖,不哭不鬧,其實這樣的狀態應該把孩子帶到醫院去檢查。如果孩子煩躁哭鬧,難以安撫,這時候也要警惕。

  此外,任何年齡的孩子發燒時間超過3天,或者是3個(ge) 月以下的孩子隻要出現發熱,都需要去醫院就診。

  如果孩子呼吸困難,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hui) 說自己憋氣、胸悶等,低齡孩子不會(hui) 表達,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在喘氣的時候鼻翼扇動或者有聳肩、點頭的情況,這提示孩子存在呼吸困難。呼吸頻率明顯增快或減慢也是危險信號。如果小嬰兒(er) 呼吸的時候伴隨著呻吟,臉色開始變得蒼白,出現頻繁嘔吐或者腹瀉,甚至尿量減少,家長也需要警惕。如果孩子出現發熱伴有新發皮疹,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最後,王荃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如果孩子是適齡兒(er) 童,又沒有禁忌證,且是疫苗可預防的疾病,應該積極給孩子接種相應的疫苗,這對預防或者避免孩子感染這些疾病並發展為(wei) 重症非常重要。疫苗在人類健康史上是裏程碑式的成就,非常好地保護了孩子。

  “科普一下·防護係列談”由中國青年報社聯合穩健醫療共同發起,旨在通過權威醫學專(zhuan) 家對老百姓關(guan) 注的感染類疾病進行“靠譜的健康科普”,回應百姓關(guan) 切。(記者 劉昶榮)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