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不能在反食品浪費之外
“剩得太多了,每次都得分好半天。”師傅老周在垃圾分揀時感歎道。據本報報道,食品浪費現象雖有所收斂,但外賣浪費依舊十分普遍,一棟寫(xie) 字樓裏一天就能產(chan) 生將近40升的外賣食品浪費。寫(xie) 字樓的垃圾桶裏,吃剩的米飯、炒菜,幾乎每盒都有,同一類型的食物反複出現剩菜,有的看起來就沒吃幾口,有的菜品看著幾乎沒有動,剩下的米飯更是數不勝數……被丟(diu) 棄的外賣讓人心疼,外賣浪費程度讓人觸目驚心。
作為(wei) 無數“打工人”的口糧,外賣食品因快捷和價(jia) 廉,是上班族的首選。但與(yu) 此同時,外賣浪費也成為(wei) 食品浪費的重災區,外賣需求集聚地往往都是外賣浪費高發地,像報道中剩飯菜嚴(yan) 重的寫(xie) 字樓更是比比皆是。明明是因為(wei) 想吃才點的外賣,卻根本沒怎麽(me) 動;明明是用來填飽肚子的食物,最終卻填滿了垃圾桶。一個(ge) 個(ge) 被丟(diu) 棄的餐盒中,不僅(jin) 有粒粒皆辛苦的糧食,還有每個(ge) 人厲行節約的美好品德以及整個(ge) 城市的文明風氣。
外賣浪費依舊我行我素,除了點餐者自身的節約意識不夠,也與(yu) 商家的層層套路不無關(guan) 係。據報道,有的商家會(hui) 設置並不合理的滿減優(you) 惠,買(mai) 得越多反而越便宜;還有的店鋪在折扣菜上做文章,各種超值小菜品加起來就變成了大分量。且無論顧客還是商家,似乎都認為(wei) 過量是一件好事,平台也少見分量標注等提示。一邊是“加量不加價(jia) ”的促銷誘惑,一邊是求多不求少的心理,好好的外賣就這樣走向了剩菜。
不可否認,餐飲經營有一定的壓力,做外賣行業(ye) 也需要進行營銷,但是為(wei) 了盈利任由浪費橫行絕不是長遠發展的健康方式。菜品不是量越大越好,吃得好、吃得精致是新的方向,不少顧客在評論中寫(xie) 到希望有小份菜。一味追求量大,未必真的實惠,隻會(hui) 真的浪費。
堵住外賣浪費的漏洞必須常抓不懈,要讓外賣平台和外賣商家真正履行反食品浪費的要求,比如提醒適量點餐、寫(xie) 明外賣分量供顧客根據需求選擇等,讓技術在防止浪費上真正發揮作用。對於(yu) 消費者來說,也應該自覺養(yang) 成節約習(xi) 慣,讓合理點餐、防止浪費蔚然成風。(張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