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農民工總量接近3億,怎麽看?

發布時間:2023-03-01 09:5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在眾(zhong) 多權威經濟數據中,跟農(nong) 民工這個(ge) 群體(ti) 相關(guan) 的數據值得關(guan) 注。從(cong) 數據中,我們(men) 能觀察到什麽(me) 樣的變化?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對農(nong) 民工群體(ti) 又會(hui) 產(chan) 生什麽(me) 樣的影響?

  呈增長態勢

  中國農(nong) 民工總量達到29562萬(wan) 人

  公報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農(nong) 民工總量達到了29562萬(wan) 人,比2021年又增長了1.1%,其中外出農(nong) 民工17190萬(wan) 人,增長0.1%,本地農(nong) 民工12372萬(wan) 人,增長2.4%。2022年全國農(nong) 民工人均月收入4615元,比上年增長4.1%。

  事實上,多年來我國農(nong) 民工總量一直呈增長態勢。看近5年,除了2020年,無論是外出農(nong) 民工還是本地農(nong) 民工,總量也一直在增長。隨著時間推移,中國農(nong) 民工的平均年齡也在增長。截至2021年,農(nong) 民工平均年齡已達41.7歲,比上年提高0.3歲,41至50歲的農(nong) 民工群體(ti) 占比達24.5%。而在近5年,50歲以上農(nong) 民工在群體(ti) 中的占比已經從(cong) 21.3%上升至27.3%。

  如何保障大齡農(nong) 民工的就業(ye) 權益?

  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強調,要維護超齡農(nong) 民工就業(ye) 權益,杜絕一刀切的清退做法。來自甘肅張掖的王玲玲今年52歲,目前在丹陽一家汽配廠上班,主要負責回收整理廢品。說到找工作,她最大的感受就是一過50歲可選擇的工作崗位就明顯變少。

  王玲玲:兒(er) 子還沒成家,出來打工貼補一下家裏,關(guan) 鍵就是歲數大了找不到工作,哪個(ge) 廠都是不招大齡工。

  怎麽(me) 能夠保障這些大齡農(nong) 民工的權益呢?讓我們(men) 來聽專(zhuan) 家解讀。

  中央農(nong) 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 張紅宇:對50歲以上的農(nong) 民工,包括建築工地等一些需要重體(ti) 力活的工作場景,對農(nong) 民工或多或少都采取一種排斥現象,這個(ge) 是必須承認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men) 各級政府,包括勞動部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針對這種現象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提供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這些年我們(men) 的第三產(chan) 業(ye) ,包括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生活性服務業(ye) ,包括我們(men) 的靈活就業(ye) 的崗位越來越多,我們(men) 可以把不適合在建築工地,或者從(cong) 事重體(ti) 力活的農(nong) 民工,盡量在第三產(chan) 業(ye) 采取一種靈活就業(ye) 的方式,讓他們(men) 有就業(ye) 的機會(hui) ,讓他們(men) 有增加收入的機會(hui) 。這樣下來,一方麵使工業(ye) 化、城鎮化持續推進,一方麵我們(men) 一、二、三產(chan) 業(ye) 協調融合發展,特別是我們(men) 聚焦服務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的話,增加農(nong) 民工的就業(ye) 機會(hui) ,增加農(nong) 民的收入,我們(men) 也同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決(jue) 農(nong) 民工的就業(ye) 問題。

  縣域農(nong) 民工市民化

  如何給他們(men) 提供更公平的公共服務?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縣域”一詞出現多達十幾次。其中,“深入推進縣域農(nong) 民工市民化”的表述,已經是連續第三年出現。當農(nong) 民工在“家門口”就業(ye) 時,需要給他們(men) 提供怎樣更公平的公共服務?

  數據顯示,在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和戶籍製度改革的實施下,到2020年我國已有1億(yi) 多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目前,我國仍有2億(yi) 多農(nong) 民工在城市裏就業(ye) 和生活,但是未在城鎮落戶。在相關(guan) 專(zhuan) 家學者看來,目前農(nong) 民在縣城就地變市民,障礙並不在縣城落戶政策。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金文成:這些年我們(men) 推進戶籍製度改革,包括工資製度、醫療製度、教育製度、住房製度都在突破,從(cong) 政策上已經沒有障礙,但是具體(ti) 落地政策最後一公裏,現在各地的情況不一樣。

  除了職業(ye) 技能方麵的一些差距,目前擋在農(nong) 民工麵前的還有住房、貸款、子女教育等方麵的一些難點。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金文成:假如他正好居住在縣城某個(ge) 小區,這時候提出來戶籍是怎麽(me) 情況,社保要交多長時間,可能把農(nong) 民工隨遷子女就學擋住。還有住房問題,大多數農(nong) 民工沒有建立公積金,所以買(mai) 房就隻能全部靠他自己收入解決(jue) 。

  為(wei) 此,本月初,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縣域農(nong) 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通知指出,增強縣域農(nong) 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尤其是擴大縣域公共服務供給,推動縣域基本公共服務項目達標,加強住房保障和農(nong) 民工子女義(yi) 務教育學位供給。

  縣域經濟發展下

  農(nong) 民工就近就業(ye) 如何更有保障?

  縣域經濟應當怎樣發展,才能讓這些農(nong) 民工更願意在家門口去就業(ye) ?

  中央農(nong) 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 張紅宇:發展縣域經濟,具體(ti) 講發展縣域經濟是我們(men) 新型城鎮化的一個(ge) 重要載體(ti) ,農(nong) 民工在家附近就地就近就業(ye) 是未來一個(ge) 長時期的選擇。為(wei) 了實現這個(ge) 戰略目標,一方麵要更快或者更好的夯實縣城範圍內(nei) 的基礎設施,包括公共服務、子女教育、醫療救助等方麵。特別是子女教育問題,怎麽(me) 樣平等地讓農(nong) 民工子女享受到良好教育。又比如怎麽(me) 樣通過我們(men) 的住房公積金、包括廉租房,解決(jue) 農(nong) 民在縣城能夠住得下來,那麽(me) 這都是突破口。其實在這些問題方麵,在江浙一帶,比如浙江,包括福建這些地方都有很好的實踐。怎麽(me) 樣把這些地方上的實踐經驗推而廣之,我認為(wei) 大家應該去總結經驗。(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