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振興發展的前景一定會更加廣闊
“我國擁有豐(feng) 富的自然類和人文類旅遊資源,也擁有非常完善的基礎設施,還有綠色智慧的出行服務,相信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從(cong) 黃山到黃河,欣賞山河壯麗(li) 的中國;從(cong) 《詩經》到《紅樓夢》,讀懂風雅多姿的中國;從(cong) 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到港珠澳大橋,見證民族複興(xing) 的中國;從(cong) 廣場舞到自駕遊,感受人民幸福的中國。”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說。
戴斌介紹,隨著“十四五”規劃的落實和疫情防控政策的優(you) 化調整,文化和旅遊行業(ye)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部署,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旅遊業(ye) 振興(xing) 發展的前景一定會(hui) 更加廣闊。“旅遊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有一組數據在網上刷屏,國內(nei) 出遊達到3.08億(yi) 人次,創造了3758億(yi) 元旅遊收入,旅遊業(ye) 再次迎來開門紅。從(cong) 大江南北到長城內(nei) 外,到處都是旅遊的人們(men) ,或者闔家相聚,或者結伴同行,他們(men) 領略山河的壯美,領悟文化的魅力。”
戴斌介紹,2月6日,我國有20多個(ge) 出境旅遊首發團,在印尼、泰國、菲律賓受到了包括高官迎接、飛機水門禮等熱情接待。前不久,中國和馬爾代夫簽署了互免簽證協定。目前,我國已與(yu) 150個(ge) 國家簽署互免簽證協定,可以說中國護照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說走就走的旅遊目的地也越來越多。
從(cong) 1999年國慶黃金周開始,特別是新時代的十年,中國正在加速進入大眾(zhong) 旅遊新階段。2019年,我國國內(nei) 出遊超過60億(yi) 人次,出境遊達到1.55億(yi) 人次,旅遊已經進入城鄉(xiang) 居民的日常生活。“相較這些宏觀數據,我們(men) 還關(guan) 注到一些小鎮旅行家的故事。有一位來自廣東(dong) 省興(xing) 寧市的小夥(huo) 子黃展飛,他在20歲生日時,用省下來的生活費獎勵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張機票,獨自從(cong) 深圳飛往昆明旅遊。從(cong) 此,他在大學4年間,一邊打工,一邊利用寒暑假去青甘線環遊、去青海湖騎行,遊曆了城市鄉(xiang) 村,仰望過群山和星空。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不斷豐(feng) 富自己、提升自己,正在成為(wei) 當代年輕人的全新選擇。”戴斌說。
戴斌表示,隨著“00後”入場和適老化的加速,中國旅遊正在進入個(ge) 性化和多樣性的時代。紅色旅遊蓬勃興(xing) 旺,鄉(xiang) 村旅遊方興(xing) 未艾,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主客共享美好新生活。旅遊是展示文明的窗口,體(ti) 現了一個(ge) 國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水平。“杭州就要召開第19屆亞(ya) 運會(hui) ,希望更多的世界友人和我們(men) 一起見證活力四射的中國。我有一個(ge) 夢想,希望不同地域、不同膚色、不同文明的人,能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相互往來,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信心和力量。”(徐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