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萬物沐春!驚蟄時節大步回暖 全國春雷地圖看哪裏雷聲隆隆

發布時間:2023-03-06 10:48:00來源: 中國天氣網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3月6日),我國迎來驚蟄節氣。“微雨眾(zhong) 卉新,一雷驚蟄始。”此時,天氣大步回暖,萬(wan) 物生機盎然,一聲春雷似報春的喇叭,驚醒蟄伏冬眠的動物,喚醒沉睡已久的春天。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常年驚蟄期間全國春雷地圖,看看哪些地方初雷將至。

  【全國春雷地圖】一雷驚蟄始 看哪裏雷聲隆隆

  “二月節,萬(wan) 物出乎震,震為(wei) 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認為(wei) ,驚蟄時節雷鳴驚醒了百蟲。不過,我國各地春雷始鳴時間早晚各不相同,常年驚蟄節氣期間,春雷的影響範圍主要在南方地區,北方大部地區還未迎初雷,“驚蟄始雷”不適用於(yu) 我國所有地區。

  從(cong) 中國天氣網推出的驚蟄節氣全國春雷地圖看,“驚蟄始雷”隻與(yu) 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氣候比較吻合。常年驚蟄期間,江南大部、雲(yun) 南大部、貴州南部、重慶中部、華南北部等地雷響頻繁,平均雷暴日數在2天以上,湖南、江西的部分地區可超過3天;最符合“驚蟄始雷”的是長江流域,合肥、福州、廣州、南京、杭州、上海等不少地方都在此時節迎來初雷。

  而在北方大部地區,此時還鮮有雷鳴,二十四節氣發源地黃河流域,雷聲一般在3月末甚至更晚時才出現。

  氣象先生宋英傑在《二十四節氣誌》一書(shu) 中也提到,實際上,雷的鬧鍾功能與(yu) 布穀鳥的催耕功能一樣,都是人們(men) 豐(feng) 富的聯想。真正喚醒冬眠動物的,不是有聲的驚雷,而是無聲的溫度。

  【驚蟄氣韻】氣溫大幅回升 萬(wan) 物生機盎然

  驚蟄是春季的第三個(ge) 節氣,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氣候影響而出現的變化,此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昆蟲萌動,萬(wan) 物生機盎然。

  驚蟄節氣期間的突出特點是日照增長顯著,各地氣溫“連蹦帶跳”地升。從(cong) 氣候數據看,冰凍線會(hui) 北退到北京至陝西中南部一帶,至此,我國南方地區以及河南、山東(dong) 、山西南部、陝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等地全麵破冰。

  伴隨著氣溫大幅回升,春天的勢力範圍也隨之明顯擴大。不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入春進度區別較大,在驚蟄期間,春季版圖明顯北擴,從(cong) 湖北中部、江西北部擴展到河南北部、陝西南部一線,至此,南方大部步入春天。北方大部雖然還處在冬季,但也會(hui) 溫暖許多。

  【驚蟄物候】桃花始華 萬(wan) 物沐春

  “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在詩人筆下,驚蟄節氣唯美而富有生機,綿綿春雨催促著花兒(er) 快快綻放,春雷乍鳴,動物驚醒,萬(wan) 物沐春。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wei) 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cang) 庚鳴;三候鷹化為(wei) 鳩。此時,桃花始放,如霞似錦;黃鸝鳥開始鳴叫;天空中已看不到雄鷹的蹤跡,隻能聽見斑鳩在鳴叫,各地春意也越來越濃,開始進入春的盛世。

  最美二月花,驚蟄正值農(nong) 曆二月,是仲春時節的開始,春回大地,繁花盛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驚蟄三花信:一候桃花、二候棠棣、三候薔薇。

  “千紅萬(wan) 紫安排著,隻待新雷第一聲。”驚蟄過後,花事將進入最繁茂的時節,萬(wan) 紫千紅的春天即將到來。

  【驚蟄風俗】天暖春耕忙 吃梨遠疾病

  “春雷響,萬(wan) 物長。”驚蟄時節是萬(wan) 物生長的好時候,此時,我國大部地區也都進入了春耕大忙的時節。

  驚蟄時節,天氣剛剛回暖,容易使人口幹舌燥,在中國民間素有吃梨的習(xi) 俗。吃梨有兩(liang) 層含義(yi) ,一是來自“梨”的諧音“離”,驚蟄日這一天,人們(men) 吃梨有遠離疾病的寓意;二是驚蟄到來,仲春即至,溫差變化大,且天氣幹燥,此時吃梨還能潤肺生津。

  “春風春雨化春意,驚蟄驚雷藏驚喜。”經過立春和雨水的含蓄鋪墊後,驚蟄仿佛再也忍不住,帶著點驚天動地的氣勢,高調地用溫暖和春雷喚醒天地萬(wan) 物。此時,草木蟄蟲已醒,春耕也忙碌起來,我們(men) 也可以調整心情,擁抱明媚的陽光和十裏芳菲的春日。(文/張慧 設計/任成英 數據支持/王偉(wei) 躍 蔣森偉(wei) )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