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兩會觀察)在醫食住行裏,感知中國施政的民生溫度

發布時間:2023-03-07 10: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題:在醫食住行裏,感知中國施政的民生溫度

  中新社記者 馬帥莎 黃鈺欽

  全國財政支出70%以上用於(yu) 民生,持續增加民生投入,社會(hui) 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從(cong) 醫療衛生到糧食安全,從(cong) 住房保障到交通出行,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有較大篇幅述及萬(wan) 千民眾(zhong) 日常生活中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從(cong) 政府工作報告描述的“民生施工圖”裏,外界可感知中國施政的民生溫度。

  民眾(zhong) 更有“醫靠”

  病有所醫,是民眾(zhong) 的基本需求。看病方便不方便、醫療費用高不高,直接關(guan) 係民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組數字表明了過去五年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變化:住院和門診費用實現跨省直接結算惠及5700多萬(wan) 人次、設置13個(ge) 國家醫學中心、布局建設76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已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新冠疫情發生三年多來,中國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經受了極限考驗。對此,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要更加科學、精準、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從(cong) 老年人到兒(er) 童,從(cong) 疫苗迭代升級到新藥研製,中國一以貫之的疫情防控理念,再次轉化為(wei) 各項具體(ti) 部署,護衛民眾(zhong) 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飯碗端得更穩更牢

  “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民以食為(wei) 天,既是中國人傳(chuan) 統的生活理念,也折射糧食問題之重。過去五年,中國糧食產(chan) 量連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遠高於(yu) 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在對今年政府工作建議中,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穩定糧食播種麵積,抓好油料生產(chan) ,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不難預見,14億(yi) 多人的飯碗將端得更穩更牢。

  糧食產(chan) 量關(guan) 乎吃得“飽不飽”,食品安全則事關(guan) 吃得“好不好”。從(cong) “嚴(yan) 格食品藥品監管,確保安全”到“嚴(yan) 格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近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民眾(zhong) “舌尖上的安全”尤為(wei) 重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再次提及食品安全監管問題。一以貫之的態度的背後,是中國食品安全監管越來越嚴(yan) 、吃得越來越放心的現實圖景。

  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夢

  一磚一瓦,壘砌起民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的樸素願望,住房問題始終是政府工作報告關(guan) 注的焦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住房保障體(ti) 係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段時間以來,年輕人能否在城市站穩腳跟是輿論關(guan) 注的熱點。對此,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解決(jue) 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有評論稱,政府工作報告特意點名“新市民、青年人”的背後,正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具象表達。

  近年來,“房住不炒”的定位多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再次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麵對房地產(chan) 市場存在的風險隱患,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多項要求,例如“有效防範化解優(you) 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chan) 負債(zhai) 狀況”“防止無序擴張”等,針對性的舉(ju) 措事關(guan) 萬(wan) 家燈火的溫馨與(yu) 安全。

  人便其行、貨暢其流

  加大城際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實施交通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回顧近年政府工作報告,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始終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項指標引人關(guan) 注——五年來,中國軌道交通運營裏程從(cong) 4500多公裏增加到近1萬(wan) 公裏——一條條交通線路連接的正是成千上萬(wan) 人的旅途。

  交通網絡的完善不僅(jin) 方便了人的出行,也便利了物的出行。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過去五年工作中,特別提出完善農(nong) 村快遞物流配送體(ti) 係。人便其行、貨暢其流,快遞進村是讓更多民眾(zhong) 享受到電商等社會(hui) 發展帶來的民生紅利。如今,村民通過小小的手機屏幕,不用出門就可以買(mai) 賣天下萬(wan) 物,物流最後一公裏逐漸被打破,“村村通快遞”正成為(wei) 現實。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