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發布百城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2022年被測評城市綜合得分78.81分
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今天發布的《2022年100個(ge) 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100個(ge) 城市消費者滿意度綜合得分為(wei) 78.81分,總體(ti) 處於(yu) 良好水平,超過疫情發生前的最高水平。
據了解,2022年度報告為(wei) 中消協連續第六年發布城市消費滿意度測評係列報告。中消協自2017年以來持續開展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工作。測評將“消費者滿意度”定義(yi) 為(wei) 消費者購買(mai) 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對消費供給、消費環境和消費維權的情緒反饋,是以百分製的形式測度出來的消費者主觀感受。2018年以後,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有力指導和支持下,此項工作得到進一步強化。2017年共選取全國50個(ge) 大中城市進行測評,2018年測評城市數量增加至70個(ge) ,2019年以來固定為(wei) 100個(ge) 城市,範圍包括直轄市、省會(hui) (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和部分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較高的城市。2022年消費者滿意度測評指標體(ti) 係由3個(ge) 一級指標、16個(ge) 二級指標和25個(ge) 三級指標組成,中消協組織第三方專(zhuan) 業(ye) 調查機構於(yu) 2022年第四季度在100個(ge) 被測評城市同步開展調查。受疫情影響,調查采取線下攔訪、掃碼答題、線上調查三種方式相結合進行,共計回收有效樣本61930個(ge) 。
測評結果顯示,盡管受到疫情衝(chong) 擊影響,2022年度100個(ge) 城市消費者滿意度綜合得分為(wei) 78.81分,整體(ti) 處於(yu) 良好水平。3個(ge) 一級指標中,“消費供給”得分最高,為(wei) 80.54分;“消費環境”得分次之,為(wei) 78.92分;“消費維權”指標得分為(wei) 77.53分,與(yu) 往年得分趨勢保持一致,消費市場韌性強、潛力足的特點沒有發生變化。
中消協相關(guan) 負責人指出,2022年居民生活和消費因疫情影響受到不同程度的衝(chong) 擊。作為(wei) 消費者主觀感受和情緒的集中測度,滿意度綜合得分仍能保持良好水平,實屬不易。對照2017年度至2021年度的71.75分、73.68分、77.02分、79.32分、80.59分得分,2022年度100個(ge) 城市消費者滿意度得分比2020年、2021年有所回落,但仍優(you) 於(yu) 疫情發生前的三年,說明各地抗疫保質穩價(jia) 和消費維權工作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中消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從(cong) 地區和城市表現來看,東(dong) 部和南方地區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城市得分明顯高於(yu) 中西部及經濟發展一般的城市。100個(ge) 被測評城市得分排名總體(ti) 穩定,39個(ge) 城市得分高於(yu) 全國綜合得分,蘇州、青島、杭州、煙台、南京、佛山、無錫、廈門、北京、宜昌位居100個(ge) 城市消費者滿意度綜合得分第1至10名。
中消協相關(guan) 負責人同時強調,2022年測評得分比2021年下降1.78分,部分指標得分有所下滑,要重視消費者滿意度測評結果反映出來的民生訴求,著力補齊影響消費的短板。為(wei) 此,中消協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把握擴大內(nei) 需戰略基點,通過科技創新、標準更新助力商品和服務提質擴容,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場景消費和體(ti) 驗消費,提升供給便利性、豐(feng) 富性、創新性,積極恢複和擴大消費;二是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讓資源流動與(yu) 配置更優(you) 化,促進市場供需平穩,圍繞物價(jia) 調控、個(ge) 人信息、資金安全等問題著力強化監管,全方位守護消費安全,切實發揮好消費基礎性作用;三是統籌強化消費維權服務保障,大力擴寬維權渠道,優(you) 化維權體(ti) 係和服務供給,提高維權工作效能,加強維權宣傳(chuan) 引導,不斷提升消費者最終的滿意度、獲得感;四是大力提振消費信心,切實增加居民財產(chan) 性收入,降低生活和消費成本,打通消費和維權堵點,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加強促消費政策研究與(yu) 應用,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製,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you) 獲得感強願消費。
下一階段,中消協將分批次向被測評城市通報各城市測評具體(ti) 結果,並組織地方消協通過專(zhuan) 家評議、消費者調研、大數據分析等方式,對進一步提升被測評城市消費者滿意度進行深入研究,為(wei) 推進放心消費環境建設、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ti) 製機製、提升消費者滿意度提供全力支持。(總台央視記者 王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