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基金銷售迎強監管 行業生態更趨健康

發布時間:2023-03-20 10:05: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今年以來,基金銷售機構延續被強監管。重慶、海南、福建等多地證監局開出數張罰單,劍指基金銷售業(ye) 務中的風險漏洞。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9日發稿,年內(nei) 已有6家基金銷售機構被處罰。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監管部門不斷強化對基金銷售業(ye) 務的合規風控管理等,意在規範引導基金代銷機構展業(ye) 經營,有助於(yu) 推動行業(ye) 健康發展。

  多家基金銷售機構被罰

  日前,重慶證監局一連發布三則行政監管措施,對重慶銀行、好買(mai) 基金重慶分公司、重慶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重慶農(nong) 商行”)出具警示函,三家機構被罰原因均與(yu) 基金銷售業(ye) 務違規有關(guan) 。記者注意到,三家機構違規行為(wei) 主要涉及基金宣傳(chuan) 營銷和產(chan) 品風險評估、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從(cong) 業(ye) 人員資格管理等方麵。

  其中,重慶銀行和好買(mai) 基金重慶分公司涉及的違規行為(wei) ,均包括未通過專(zhuan) 門的技術係統對員工使用微信開展基金營銷宣傳(chuan) 活動進行統一管理並實施留痕和監控;重慶銀行還存在向投資者銷售基金過程中未按規定告知投資者相關(guan) 信息、手機銀行客戶端銷售界麵中缺少個(ge) 別基金產(chan) 品的資料概要等兩(liang) 大問題;重慶農(nong) 商行則存在支行個(ge) 別員工未取得基金從(cong) 業(ye) 資格進行基金宣傳(chuan) 推介活動等違規行為(wei) 。

  此前的1月份,因開展基金銷售業(ye) 務中存在多項違規行為(wei) ,海南銀行、渤海銀行海口分行均被海南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泉州銀行福州分行因存在個(ge) 別基金銷售合規風控人員未取得基金從(cong) 業(ye) 資格、2022年上半年未對基金銷售業(ye) 務開展適當性自查等問題,被福建證監局責令改正。

  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被監管層采取行政監管措施的主要以銀行係代銷機構為(wei) 主。截至目前,至少有5家銀行因基金銷售業(ye) 務違規被罰;而2022年,共有10餘(yu) 家銀行因此被罰。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銀行係代銷機構屢屢被罰,主要係其市場占有率最高,是公募基金銷售的主力軍(jun) ,其在基金銷售業(ye) 務上的合規性是監管關(guan) 注的重點。與(yu) 此同時,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監管也保持“高壓”態勢。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結合以往案例看,銀行機構在開展基金代銷業(ye) 務方麵,存在專(zhuan) 業(ye) 人員配備不齊、業(ye) 務風控管理製度不夠健全和規範、部分銷售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足、投資者風險評估不夠科學等問題。接下來,銀行需要嚴(yan) 格落實落細基金代銷業(ye) 務監管要求,加快補齊內(nei) 控製度短板,健全風控體(ti) 係。

  基金代銷市場加速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趨嚴(yan) 和“馬太效應”加劇背景下,基金銷售機構加速出清,行業(ye) 競爭(zheng) 更趨激烈,市場分化明顯。僅(jin) 在2022年,就有久富財富、泰誠財富等近10家機構被動或主動注銷基金代銷牌照。同花順數據顯示,按機構分類,截至目前,全市場共有532家基金代銷機構,其中共有40家機構的代銷基金數量在5000隻以上,另有160餘(yu) 家機構代銷基金數量不足百隻。

  今年2月,中基協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百強榜單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股票+混合”(下稱“股混類”)、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分別合計為(wei) 5.6525萬(wan) 億(yi) 元、8.0079萬(wan) 億(yi) 元,環比分別下降0.95%、4.16%。

  從(cong) 股混類排名來看,14家機構代銷規模超千億(yi) 元,銀行係仍是主力軍(jun) 。但從(cong) 股混類銷售的市場占有率來看,券商係保有規模占比不斷提升,銀行係則出現了明顯下降。2022年第四季度末,券商係、銀行係以及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保有規模分別為(wei) 12570億(yi) 元、28868億(yi) 元、14501億(yi) 元,規模占比分別為(wei) 22.24%、51.07%、25.65%;而在去年三季度保有規模分別占比20.47%、53.77%、25.03%。

  畢馬威發布的《2023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趨勢及戰略洞察》報告顯示,從(cong) 基金代銷保有量來看,銀行代銷市場份額不斷下滑。銀行擁有較為(wei) 強大的渠道與(yu) 客戶優(you) 勢基礎,依舊占據基金代銷渠道中較大份額,但目前代銷市場份額逐漸被蠶食。與(yu) 此同時,第三方渠道強勢入局,搶占傳(chuan) 統渠道市場份額。

  報告認為(wei) ,銀行未來或將從(cong) 提升客戶服務水平、擴展線上服務、提升產(chan) 品豐(feng) 富度三方麵提升自身競爭(zheng) 力,應對來自市場中其他機構的衝(chong) 擊。第三方渠道機構需持續加強高質量的服務、陪伴和深度的投教活動,把握既有優(you) 勢建立競爭(zheng) 壁壘。未來券商渠道或可通過擴大代銷基金的範圍、豐(feng) 富其產(chan) 品線、打造券商特色的基金投顧業(ye) 務來應對競爭(zheng) 。

  引導行業(ye) 規範健康發展

  近年來,針對基金銷售機構的監管規範不斷完善,為(wei) 基金銷售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022年4月,證監會(hui) 發布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到,引導基金管理人與(yu) 基金銷售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wei) 核心的營銷理念,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踐行“逆向銷售”,積極拓展持續營銷,創新投資者陪伴方式,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督促銷售機構持續完善內(nei) 部考核激勵機製,切實改變“重首發、輕持營”的現象,嚴(yan) 禁短期激勵行為(wei) ,加大對基金定投等長期投資行為(wei) 的激勵安排,將銷售保有規模、投資者長期收益納入考核指標體(ti) 係。

  此前,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基金銷售機構的業(ye) 務許可證自頒發之日起,有效期3年。其中要求基金銷售機構不存在“合規內(nei) 控嚴(yan) 重缺失”“最近一個(ge) 會(hui) 計年度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除外)銷售日均保有量低於(yu) 5億(yi) 元”等情形,其業(ye) 務許可證有效期予以延續,每次延續的有效期為(wei) 3年。

  在周茂華看來,近年來隨著基金代銷業(ye) 務的快速發展,也暴露出一係列問題,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國內(nei) 加快規範監管製度,強化市場監管職責,銀行代銷業(ye) 務逐步向規範化方向發展。可以預見的是,提升監管質效,強化監管職責,未來將成為(wei) 常態化,並將更好地促進基金代銷業(ye) 務規範、健康發展。

  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誌也表示,綜合近年來的罰單情況來看,代銷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銷售適當性的執行、從(cong) 業(ye) 人員資質、宣傳(chuan) 材料的合規性等。監管始終站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規範引導基金代銷機構、基金管理人展業(ye) 經營,這對於(yu) 行業(ye) 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yi) 。(記者 張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