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搶抓“風口” 新能源產業布局呈現新動向

發布時間:2023-03-20 10:05: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搶抓“風口” 新能源產(chan) 業(ye) 布局呈現新動向

  氫能儲(chu) 能等成熱門賽道,多環節有待完善

  從(cong) 西北沙漠戈壁中的風光大基地,到東(dong) 北的抽水蓄能電站,近期一批新能源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多地搶抓“風口”,產(chan) 業(ye) 布局出現新動向,氫能、儲(chu) 能等萬(wan) 億(yi) 級賽道正在徐徐展開,不僅(jin) 為(wei) 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也為(wei) 經濟增長注入動力。

  一批重大項目火熱開建

  三月,黃河岸邊不遠處的戈壁灘被“光伏海洋”加速覆蓋。

  作為(wei) 國家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公司200萬(wan) 千瓦複合光伏基地項目去年底就實現了一期並網發電,前不久,其配套的100兆瓦/200兆瓦時儲(chu) 能電站成功並網,成為(wei)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規模最大的集中式電化學儲(chu) 能電站。

  當下,新能源已超過火電成為(wei) 寧夏第一大電源。自2012年被確定為(wei) 國家首個(ge) 新能源綜合示範區以來,寧夏風電、光伏裝機先後突破千萬(wan) 千瓦。

  在全球能源加速向低碳轉型的背景下,我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經濟發展的一抹亮色。近期以來,大江南北,一批批重大項目密集開工,處處呈現一派火熱場景。

  內(nei) 蒙古庫布齊沙漠中北部新能源基地100萬(wan) 千瓦先導工程“標準地”建設現場,轟隆隆的機械聲不絕於(yu) 耳,上百輛工程車來回穿梭,加緊進行場地平整作業(ye) 。該工程是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開發建設的全球最大規模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項目規劃總投資超800億(yi) 元,總裝機規模1600萬(wan) 千瓦。

  3月18日,遼寧大雅河、興(xing) 城兩(liang) 座抽水蓄能電站和55項重大電網工程集中開工,總投資338億(yi) 元,預計可拉動社會(hui) 投資超過700億(yi) 元,提供各類就業(ye) 崗位超過2萬(wan) 個(ge) 。

  此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隴東(dong) —山東(dong)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玉門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前者是我國首個(ge) “風光火儲(chu) 一體(ti) 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項目,後者是國內(nei) 首個(ge) 大型地麵廠房抽蓄項目,兩(liang) 項工程總投資304億(yi) 元,投產(chan) 後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600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萬(wan) 噸。

  氫能儲(chu) 能等成熱門賽道

  新能源是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重大項目的火熱開建奏出發展提速的交響曲。

  鞏固光伏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領先地位;發展氫能產(chan) 業(ye) ;積極推動第二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開工建設,有序推進第三批項目核準開工,發展儲(chu) 能產(chan) 業(ye) ,大力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翻開近日發布的《關(guan) 於(yu)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yu) 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今年的產(chan) 業(ye) 發展脈絡、蘊含機遇躍然紙上。

  多地也在搶抓風口加快布局新能源產(chan) 業(ye) ,“新能源+煤電”“新能源+儲(chu) 能氫能”耦合發展成重要方向。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近30個(ge) 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儲(chu) 能規劃或新能源配置儲(chu) 能文件,數十個(ge) 省(市)和地區發布了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或者行動計劃。

  例如,根據日前發布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到2025年,全區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要超過5000萬(wan) 千瓦,力爭(zheng) 達到5500萬(wan) 千瓦。同時,統籌推動氫能製輸儲(chu) 用全鏈條發展,到2025年,綠氫生產(chan) 規模達到8萬(wan) 噸/年,力爭(zheng) 建成10座日加氫能力500公斤及以上加氫站。

  可提升電力調節能力與(yu) 保障能力的新型儲(chu) 能也成為(wei) 新能源發展重要支撐。今年初,寧夏電網側(ce) 儲(chu) 能並網容量率先在全國突破了百萬(wan) 千瓦。“預計到‘十四五’末,寧夏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6000萬(wan) 千瓦,發電裝機占比預計將超過60%。我們(men) 正在引導儲(chu) 能電站布局建設,統一調度保障儲(chu) 能設施高效利用,保障新能源利用率目標達成及電力電量全時段平衡。”國家電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米寧說。

  產(chan) 業(ye) 鏈多環節有待完善

  按照規劃,到2030年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要達到12億(yi) 千瓦以上。其中,以“沙戈荒”地區為(wei) 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總規模達到4.55億(yi) 千瓦,相當於(yu) 20座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

  與(yu) 此相對應,到2025年,我國新型儲(chu) 能裝機容量要達到3000萬(wan) 千瓦以上。到2025年,我國抽水蓄能投產(chan) 總規模達到6200萬(wan) 千瓦以上,到2030年達到1.2億(yi) 千瓦左右。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董事長宋海良表示,進入“十四五”,我國新型儲(chu) 能從(cong) 研發示範階段邁向快速商業(ye) 化發展的初期。當前迫切需要在健全新型儲(chu) 能政策體(ti) 係、突破並形成核心技術體(ti) 係、完善標準體(ti) 係、形成穩定的商業(ye) 模式等環節加快集中攻關(guan) 重大共性問題,盡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儲(chu) 能一體(ti) 化解決(jue) 方案與(yu) 集成技術。

  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潛力也在逐步釋放。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表示,保守估計,2050年氫在我國終端能源體(ti) 係占比約10%,2060年占比將達15%,成為(wei) 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將與(yu) 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wei) 我國終端能源體(ti) 係的消費主體(ti) ,帶動形成十萬(wan) 億(yi) 級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北京億(yi) 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建議,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數量,以示範運行提質降本;探索多元化氫源供給模式,推動可再生能源綠氫發展;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氫能製、儲(chu) 、運、加產(chan) 業(ye) 鏈發展;探索金融支持、碳交易政策措施。(記者 王璐 於(yu) 瑤)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