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東天山腳下,攜手建“新星”——河南對口支援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二三事

發布時間:2023-03-28 10:0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王勝昔 尚傑

  東(dong) 天山腳下,一座快速崛起的紅色新城裏,處處閃動著中原兒(er) 女忙碌的身影。

  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紅星醫院內(nei) ,心內(nei) 科專(zhuan) 家高傳(chuan) 玉、骨科專(zhuan) 家高延征、神經內(nei) 科專(zhuan) 家馮(feng) 周琴等河南名醫紛至遝來;十三師文化館內(nei) ,豫劇《朝陽溝》、話劇《紅旗渠》、交響合唱《兵團頌》等文藝精品接續上演;兵團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內(nei) ,新疆瑞克沃新材料和洛陽雙瑞風電開足馬力生產(chan) ,為(wei) 產(chan) 業(ye) 轉型插上騰飛的翅膀。

  一次“牽手”,讓民生改善看得見

  “嘀嘀嘀……”清脆的聲音打破了緊張的氣氛,監護儀(yi) 上各項指標回歸正常區間,紅星醫院兒(er) 科主任孫健偉(wei) 緊鎖的眉頭終於(yu) 舒展開來。

  這是一個(ge) 出生體(ti) 重不足900克的極早產(chan) 兒(er) ,一出生,孩子就出現了嚴(yan) 重的新生兒(er) 呼吸窘迫綜合征,救治難度極大。為(wei) 了救治這名新生兒(er) ,孫健偉(wei) 帶領團隊晝夜連軸轉,陪著孩子渡過了一個(ge) 又一個(ge) 難關(guan) 。

  不停道謝的患兒(er) 家屬,並不知道眼前的大夫來自2500公裏外的河南,更不知道他已是第三次援疆。

  2017年,孫健偉(wei) 從(cong) 河南省人民醫院來到紅星醫院,開展了半年的援疆工作,就此與(yu) 十三師結緣。2020年,他作為(wei) 技術人員再次援疆,並被聘為(wei) 醫院兒(er) 科主任。一年半的援期結束後,他又主動提出了延期。孫健偉(wei) 在紅星醫院推廣應用無創呼吸機、氣管插管常頻及高頻呼吸機,帶領團隊成功救治了1500多名危重患兒(er) ,開展多台首例手術,組織申報的十三師危重症救治中心正式掛牌,推動醫院的兒(er) 科晉升為(wei) 師級重點專(zhuan) 科。

  在紅星醫院,還有多支“河南力量”跟孫健偉(wei) 並肩戰鬥。河南援疆組建了跨省醫聯體(ti) ,由四所大學、河南省人民醫院對口支援紅星醫院,成立以“中原學者”領銜的“十大名醫”工作室,常態化開展多學科、多專(zhuan) 家會(hui) 診,創造性啟動豫兵“空中課堂·半月談”,讓一大批危重病人在家門口得到救治。

  在十三師新星市,更多的“河南力量”跟兵團人奮戰在一起。“組團式”開展教育援疆,河南10所示範性高職院校幫扶籌建新星職業(ye) 技術學院,河南省實驗中學對口幫扶紅星高中,省第二實驗中學智力托管新星一中,“中原名師”牽手“紅星名師”組建100個(ge) 教研團隊、開展100項省級課題;“點對點”開展組織援疆,新鄉(xiang) 等8個(ge) 省轄市106個(ge) 鄉(xiang) 鎮與(yu) 師市80個(ge) 連隊、26個(ge) 社區開展結對共建,16批次368名管理人員到8個(ge) 團場開展柔性援疆,600多名骨幹人才到水利、公安、商務等多部門開展業(ye) 務援疆。

  “每一個(ge) 忙碌的身影,都彰顯著河南援疆工作的用情用心用力。”河南省對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十三師新星市黨(dang) 委常委、副師長朱自鋒說,3年來,第十批河南援疆人員與(yu) 兵團幹部職工攜手並肩、攻堅克難,給十三師新星市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變化,描繪出豫疆情深的生動畫卷。

  一場演出,讓汩汩清流潤心田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3月16日晚,在十三師文化館,話劇《紅旗渠》精彩上演。

  話劇《紅旗渠》由河南省話劇藝術中心創排,曾獲得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和中宣部“五個(ge) 一工程”獎,在全國已巡演600餘(yu) 場。“這一次我們(men) 在哈密和十三師連演6場,場場爆滿,受歡迎程度超出預期。”河南省話劇藝術中心主任王文全說,這也激勵著全體(ti) 演職人員繼續推出更多文藝精品。

  河南省充分發揮文化大省優(you) 勢,多次組織編劇、導演、作曲等人員到新疆采風,深入兵團體(ti) 驗生活、尋找創作素材,陸續推出反映兵團創業(ye) 史的話劇《兵團》、交響合唱《兵團頌》,反映蘭(lan) 考女工在新疆采棉的電視劇《花開時節》,采訪百名軍(jun) 墾老兵拍攝的《記憶留存十三師》等一批文藝作品,在當地受到歡迎。

  河南援疆瞄準青少年開展“築基”工程,連續兩(liang) 年舉(ju) 辦“豫哈少年行”夏令營手拉手活動,組織兩(liang) 地200名各族師生手拉手、結對子,共同錄製《了不起的少年》特別節目並在河南衛視播出,組織編寫(xie) 青少年民族團結教育讀物《雪蓮牡丹一園香》《黃河天山共明月》並送進校園,讓兩(liang) 地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一項投資,讓轉型升級贏主動

  在兵團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疆瑞克沃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nei) ,采煤過程中產(chan) 生的固體(ti) 廢棄物煤矸石,經過破碎、製粒、篩分、除塵、燒結,變身成微米級的顆粒,成為(wei) 開采石油必用的壓裂支撐劑,每噸售價(jia) 2000多元。

  這家來自河南新鄭的企業(ye) ,在十三師新星市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得益於(yu) 河南援疆的大力支持,這個(ge) 項目當年開工、當年投產(chan) ,援疆指揮部成立專(zhuan) 班跟蹤服務,還撥付600多萬(wan) 元援疆資金,支持我們(men) 建成省級技術試驗中心暨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項目。”公司總經理黃煒介紹。

  4公裏外的洛陽雙瑞風電公司內(nei) ,70多米長的廠房寬敞明亮,6條生產(chan) 線開足馬力生產(chan) 。“現在我們(men) 能生產(chan) 出98米長的風電葉片,是目前疆內(nei) 同類產(chan) 品中最長的。”企業(ye) 負責人說,在河南援疆的牽線搭橋下,企業(ye) 極大地拉近了與(yu) 銷售市場的距離,為(wei) 發展贏得了主動。

  三年來,河南助力師市建立涵蓋各行業(ye) 、計劃總投資853.3億(yi) 元的產(chan) 業(ye) 和基礎設施兩(liang) 個(ge) 招商項目庫,連續3年在鄭州舉(ju) 辦產(chan) 業(ye) 招商推介會(hui) ,簽約項目150多個(ge) ,總投資近600億(yi) 元,目前已落地項目30多個(ge) 、總投資32.17億(yi) 元。

  “三年來,河南援疆聚焦十三師新星市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立足城市建設、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完善對口幫扶體(ti) 製機製,推動對口援疆工作理念、機製、抓手、平台迭代升級,實現人、財、物等各類援疆優(you) 勢資源有效集成、整體(ti) 效能更好發揮,為(wei) 全力助推師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河南貢獻。”河南省對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十三師新星市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師長楊建國滿懷深情地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