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風險因素 您健身該了解的知識點
等閑識得東(dong) 風麵,萬(wan) 紫千紅總是春。”春回大地,萬(wan) 物複蘇,又是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度春花紅。在旖旎春色裏,你是否已經急不可耐地走出家門尋覓春天了呢?
2023年開年,各地馬拉鬆賽事開始緊鑼密鼓舉(ju) 辦。本年度全國共有181場馬拉鬆賽事,賽事多集中於(yu) 3月和4月,分別為(wei) 74場和67場。20000人(含)以上規模賽事22場,10000人(含)-20000人(不含)規模賽事79場,10000人以下規模賽事80場。如此大規模的賽事,避免不了運動損傷(shang) 的發生,今天就讓我們(men) 一起來了解一下運動的風險因素,提前得知風險、提前進行預防。
1.運動猝死
參加運動訓練、準備提升運動等級或者合並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人群,運動前進行醫學篩查、心血管疾病風險篩查與(yu) 分層非常重要。運動是心血管疾病預防、治療、康複非常重要的策略和措施,適量的體(ti) 力活動能夠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全因死亡率。雖然在參與(yu) 運動時發生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嚴(yan) 重心血管事件概率很低,但當年齡偏大、有基礎性疾病、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在不合適的時間點運動或者進行了較高強度、較長時間運動時,還是有一定的發生風險,且一旦發生往往會(hui) 造成較大的社會(hui) 影響。
因此,了解運動時的心血管風險,學習(xi) 如何科學運動健身,可有效降低嚴(yan) 重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關(guan) 於(yu) 如何防範運動相關(guan) 猝死或心血管意外,有中國專(zhuan) 家共識進行解答,具體(ti) 內(nei) 容如下:
共識提到應該用心血管危險分層進行評估,危險分層的主要依據變量如下:
將運動的心血管風險評估分為(wei) 了低風險等級(低危)、高風險等級(高危)。
低風險等級(低危):不存在核心變量並且最多存在1項非核心變量。
高風險等級(高危):核心變量≥1項或非核心變量≥2項。
您可以通過上述方法進行簡單的評估定級。對於(yu) 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還是建議至醫療機構進行運動訓練,直至風險降級;對於(yu) 低危心血管疾病人群,可以考慮居家訓練,或者在醫療機構或有監測條件場所進行運動訓練,會(hui) 有全方位監護和專(zhuan) 業(ye) 人員把控風險;對於(yu) 居家鍛煉的人群,可以考慮佩戴監測設備,對心率等簡單的指標進行長期監控。可穿戴類設備雖有助於(yu) 自我監控和運動強度的調整,但是對於(yu) 高危患者,還是建議到醫院進行評估和訓練。
如果不佩戴監測設備,我們(men) 也有可以把控的指標,這類指標主要依賴症狀、自主疲勞評分和說話試驗。例如:在進行中等強度的體(ti) 力活動時,說話達到馬上就要斷句的程度。提醒:如果在達到中等強度前,個(ge) 體(ti) 出現了胸痛、憋氣等症狀,則要停止運動,進行醫學篩查。
遇到緊急情況怎麽(me) 判斷和應對?
如果您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情況,建議立即停止運動,坐下休息。血壓波動、心率增快、呼吸困難、心絞痛等情況,均可以在休息後得到緩解。在下一次運動訓練時,針對上次情況,酌情調整運動方案。如果休息後,仍然不能緩解,則需要醫學谘詢。
運動中最危險的情況就是心源性猝死。降低心源性猝死發生最有效的手段是每次運動前進行症狀評估,早期識別風險,進行預防。但是一旦出現了心源性猝死,需要立即啟動急救流程。進行呼叫和求助的同時,嚐試進行心肺複蘇。
對於(yu) 個(ge) 人的運動前建議
個(ge) 人在進行體(ti) 育活動前,應了解心髒相關(guan) 症狀,學會(hui) 把控運動強度,理解體(ti) 育鍛煉應遵循規律,運動量應在監控下逐漸增大,循序漸進;了解運動可能導致的風險和何時需要終止運動及時就醫。
在運動時,應該循序漸進。一般在運動計劃開始的4~6周中,每1~2周將每次訓練時長延長5~10min。當規律鍛煉至少1個(ge) 月後,可在接下來的4~8個(ge) 月,逐漸增加頻次、強度、時間,以達到推薦的個(ge) 體(ti) 化的運動數量和質量。總的來說,運動可以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全因死亡率;運動對心肺功能的影響有劑量依賴效應,推薦長期堅持;高強度運動可能存在一定風險,必要時進行醫學評估;初始運動,或新發症狀,或擬提升運動強度的人,推薦進行心血管危險分層及進入相應的評估流程。
2.運動損傷(shang) 類風險
扭傷(shang)
扭傷(shang) 是一種影響韌帶的損傷(shang) ,最常見的損傷(shang) 原因是過度拉伸導致的撕裂。而其中,踝關(guan) 節扭傷(shang) 是最常見的扭傷(shang) 部位。扭傷(shang) 後受傷(shang) 部位以疼痛和腫脹為(wei) 主要特征,損傷(shang) 位置通常發生在外側(ce) 韌帶上,嚴(yan) 重的扭傷(shang) 可能會(hui) 導致韌帶撕裂。一旦發生扭傷(shang) ,請立刻停止運動並休息,有條件的可以對受傷(shang) 部位進行冰敷。如果疼痛嚴(yan) 重,請就醫進一步治療。
拉傷(shang)
肌肉纖維或肌腱撕裂時會(hui) 出現拉傷(shang) ,多數情況下是由於(yu) 突然運動造成的,在網球運動員、高爾夫球手和曲棍球運動員中很常見。拉傷(shang) 可能導致肌肉痙攣、腫脹和難以移動受影響的身體(ti) 部位,這通常出現在腿部、手臂、頸部和背部等部位。如果遇到拉傷(shang) 的情況,需要立刻停止運動,大多數情況下通過休息、冰敷即可治愈,極少數情況可能需要手術來解決(jue) 嚴(yan) 重的拉傷(shang) 。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足部疾病,在跑步者以及以下肢運動為(wei) 主的項目中最為(wei) 常見。足底筋膜是一條組織帶,從(cong) 足跟一直延伸到腳趾,它的損傷(shang) 特點是腳後跟或腳底感到疼痛。導致足底筋膜炎的生物學因素包括旋前困難、高足弓或扁平足、緊繃的跟腱和緊繃的小腿肌肉。
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流程可以簡稱為(wei) RICE:Rest(製動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包紮)和Elevation(抬高患處)的首字母縮寫(xie) 詞,這也是絕大部分運動損傷(shang) 的處理原則。除此以外,部分嚴(yan) 重患者可能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來減輕炎症,同時進行拉伸(適當的時候)和按摩以緩解緊繃感。
髂脛束綜合征
髂脛束綜合征也是跑步者以及下肢運動最常見的過度使用損傷(shang) 之一。髂脛束是一條從(cong) 臀部外側(ce) 向下延伸到膝蓋外側(ce) 直到脛骨的組織帶。疼痛通常是由髂脛束在膝蓋處(脛骨外側(ce) )摩擦引起的。當在不平坦的表麵上進行下肢運動或肌肉組織緊張時,該部位的摩擦會(hui) 加重,除此之外,穿破舊或不合適的鞋子也有可能導致髂脛束綜合征。
因此,麵對這種情況,首選是停止下肢運動,拉伸放鬆肌肉組織,選擇合適的穿戴裝備。嚴(yan) 重時,可能需要相應的矯形器來解決(jue) 因身體(ti) 形態變化產(chan) 生的力學問題。
3.疼痛風險
腰痛
腰痛可能是由於(yu) 膕繩肌緊繃、肌肉不平衡、核心肌無力、姿勢不良、不正確的運動形式和跌倒造成的。大多數腰痛是由肌肉組織的失調和虛弱引起的。為(wei) 了防止疼痛進一步加重,日常生活中就要時刻注意脊柱的正確形式和中立對齊。腰痛人群要加強核心,伸展腿部、腰部、腰椎和臀部。鍛煉後使用上麵提到的RICE方法緩解疼痛。
膝痛
膝痛在熱愛運動的人群中並不少見,尤其是跑步以及其他下肢運動者中。大多數膝蓋問題源於(yu) 過度使用、磨損、穿著不正確的鞋子、肌肉不平衡或異常等原因,例如腿長不均勻、弓形腿和膝蓋受傷(shang) 等。
膝蓋疼痛的治療與(yu) 其他損傷(shang) 有所不同。通常,膝蓋疼痛會(hui) 隨著肌肉力量訓練、合適的鞋型或矯形器而消失。如果疼痛持續2周或更長時間,則需要及時向專(zhuan) 業(ye) 人員谘詢,例如運動醫學醫生或足病醫生。當然,在日常的預防中,也要注意穿著適合的鞋來進行運動。(江蘇省體(ti) 科所楊文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