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有趣的內容“硬核”的知識 知識博主助力網絡學習

發布時間:2023-03-31 14:5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如何製作好看又好吃的漢堡包?身穿宇航服遨遊太空甚至去天宮號空間站去串個(ge) 門是什麽(me) 感受?路人“張三”做出的違法行為(wei) 適用於(yu) 哪條法律?……隨著網絡科普熱潮興(xing) 起,一批或知識淵博,或在垂直領域特長突出的內(nei) 容博主用有趣的內(nei) 容、“硬核”的知識收獲了網友的點讚和關(guan) 注。

  法學知識博主羅翔:

  在網上積極普法

  提及法學,很多人的反應是法律概念龐雜、條文多、課程枯燥。不過,在互聯網平台上,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研究所所長、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羅翔把刑法課講成了人氣超高的網絡課程。

  “法律是有溫度的,也是貼近群眾(zhong) 生活的。”羅翔說,他所做的就是讓社會(hui) 公眾(zhong) 意識到,法律的公正與(yu) 心中的秤並不偏離,讓人們(men) 更加敬畏法律。

  “真正的知識一定要走出書(shu) 齋,影響到每一個(ge) 願意去思考的心靈。”2020年3月,羅翔入駐某視頻網站,開設了“羅翔說刑法”賬號,發布了一條沒有任何技巧可言的短視頻,內(nei) 容隻是簡單的幾句開場白,但這條視頻獲不少點讚。如今,“羅翔說刑法”已有超過2631萬(wan) 粉絲(si) ,網友在他生動有趣的講述中感受法治的魅力。

  “把晦澀的法學知識用喜聞樂(le) 見的話語講出來,說出了大家心中想講但沒講出來的東(dong) 西,法律知識自然就走進了人們(men) 心裏。”羅翔說。

  2023年,羅翔依然在網上普法,從(cong) 大學校園到視頻平台,從(cong) 刑法學教授到短視頻博主,平台和身份在轉變,普法的初衷不變。讓更多的人盡力做一束“法治之光”,這是羅翔對新一年工作的期待。

  “農(nong) 漂女青年”趙利:

  “給孩子們(men) 做更多‘會(hui) 動的麵團’”

  拍攝前,製作詳細的腳本、定好每個(ge) 畫麵的內(nei) 容。拍攝時,把所有拍攝用的食材、碗盤都準備好,固定好拍攝道具,例如攝影支架、相機、照明燈等,然後按照腳本的進度,再製定好每個(ge) 畫麵的運動軌跡,根據自己的攝影表開始拍攝……這是美食博主“農(nong) 漂女青年”趙利的工作流程。不久前,她開始了自己新一期三明治定格動畫節目的製作。

  34歲的趙利是一名“寶媽”,是一家公司的會(hui) 計。因為(wei) 自己的愛好,趙利跟好朋友做了名為(wei) “農(nong) 漂女青年”的抖音美食賬號,其中,爆款視頻《荷花酥》瀏覽過千萬(wan) ,目前粉絲(si) 數48萬(wan) ,同時在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上也有15萬(wan) 粉絲(si) 。

  與(yu) 傳(chuan) 統的美食視頻不同,在趙利的視頻中,有會(hui) 動的麵團、在桌上跳舞的五花肉、會(hui) 做跳水運動的大鯉魚以及會(hui) 七十二變的麵包和饅頭……通過定格動畫的方式,趙利賦予這些食材以生命,它們(men) 或小巧靈動,或調皮歡樂(le) ,這些“活過來”的食材在一係列巧妙的變化後成為(wei) 可口的食物,引得網友“口水直流”。

  製片的過程中,有坎坷,也有收獲。

  “視頻數據不好的失落、製作過程中遇到困難都是經常出現的。”趙利說,“可是視頻發出後,大家積極的評論和暖心的私信,又讓我很有成就感。”

  在趙利的視頻評論區中,有“寶媽”給她留言說自己的寶寶睡前一定要看她的視頻才肯去睡覺,有人說孩子看了視頻後會(hui) 感動得落淚,還有粉絲(si) 說看了她的視頻覺得很解壓,一天的煩惱都消失了……

  “這些文字是讓我最難忘的,我沒想到普通的美食視頻能給別人帶來如此的認可。我的孩子也會(hui) 跟我說,媽媽這個(ge) 視頻好有趣,我喜歡這個(ge) 會(hui) 動的麵團。這些帶給我很多動力。”趙利說。

  現在,趙利正在學習(xi) 定格動畫的製作技術,精進視頻製作技能。“今年,我要努力成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的視頻製作者,給孩子們(men) 做更多‘會(hui) 動的麵團’!”趙利說。

  “開普勒星人”李鍇濱:

  “把月球小鎮做大”

  “俊明,你來看一下這個(ge) 月球基地的建模,用虛幻引擎(動畫製作工具)可否實現?”

  接受記者采訪時,李鍇濱正在自己位於(yu) 廣東(dong) 省深圳市的工作室內(nei) ,和創業(ye) 夥(huo) 伴兼團隊技術負責人趙俊明商量新一期節目製作的技術問題。他們(men) 的航天科普賬號“@開普勒星人”目前在全網擁有500多萬(wan) 粉絲(si) ,製作的視頻播放量超過15億(yi) 。

  李鍇濱今年25歲,是“@開普勒星人”的導演,負責內(nei) 容的生產(chan) 創意。

  “我們(men) 團隊核心有4人,負責不同的模塊。趙俊明是團隊技術負責人,幫助我們(men) 在整個(ge) 創意執行過程中高效完成;陳瑞生是團隊的整體(ti) 運營和商業(ye) 化負責人;李吉辰負責IP的市場營銷及內(nei) 容風控等。”李鍇濱說。

  “@開普勒星人”是一位居住在月球表麵的虛擬人物,其創意源於(yu) 李鍇濱對航天知識的熱愛。由於(yu) “開普勒星人”常以第一人稱視角帶入當下的新聞熱點,且其出現的動畫場景非常真實,讓人身臨(lin) 其境,在網上廣受好評。

  “有一個(ge) 小學老師曾私信我們(men) 說,她班上的小孩子非常愛看我們(men) 的視頻。”李鍇濱對本報記者說,“很多家長說每期都會(hui) 給小朋友看,他們(men) 的孩子也非常想來到月球上找‘開普勒星人’。孩子們(men) 的喜愛和支持讓我們(men) 更有幹勁了。”

  天和核心艙發射的時候,“@開普勒星人”做了一條中國空間站的參觀視頻。“那是我最喜歡的視頻。”李鍇濱說,“我們(men) 花了半個(ge) 月時間細化完成,當時找了非常多的資料去構建空間站內(nei) 部,還有的地方因為(wei) 實在找不到參考,我就自由發揮了。最終一個(ge) 高清且有趣的中國空間站短視頻誕生了,這條視頻獲得很多網友的喜愛,還有網友好奇地問這個(ge) ‘開普勒星人’到底是做什麽(me) 的?其實我們(men) 隻是熱愛太空文化的普通人而已。”

  2023年,對李鍇濱團隊而言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我們(men) 將繼續密切關(guan) 注國家的航天項目,同時各種新出現的人工智能工具已經被用在工作中了。我們(men) 會(hui) 開始拓展自身的角色,比如把‘開普勒星人’做成一個(ge) 大家庭,把月球小鎮做大!”(記者 楊俊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