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別讓謠言也跟著“長”
中國高鐵一公裏耗電一萬(wan) 度、白草莓是轉基因水果……
草長鶯飛,春回大地,隨著氣溫的回升,謠言也跟著躁動起來:“中國高鐵一公裏耗電一萬(wan) 度”“柑橘用保鮮劑泡過,有害健康”“吃葉黃素能預防近視”“白草莓是轉基因水果”……這些謠言在網絡上廣為(wei) 流傳(chuan) ,給大眾(zhong) 帶來很多困擾。
今天,科技日報記者就對3月出現的謠言逐一進行盤點,幫您撥開迷霧、尋找真相。
中國高鐵一公裏耗電一萬(wan) 度?
真相:每公裏耗電不超過30度
如今,高鐵已經成為(wei) 人們(men) 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目前在我國近3200公裏的高鐵線路上,複興(xing) 號動車組列車常態化按時速350公裏運營,我國成為(wei) 世界上唯一一個(ge) 實現高鐵時速350公裏商業(ye) 運營的國家。
然而,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流傳(chuan) 著這樣一條消息:中國高鐵耗電太多……一公裏耗一萬(wan) 度電。該消息還將中國高鐵與(yu) 日本新幹線進行對比,稱後者每公裏“隻需43度電”。
有關(guan) 中國高鐵的官方資料顯示,時速350公裏的高鐵每小時耗電9600度,時速250公裏的高鐵每小時耗電4800度,照此推算,每公裏耗電分別為(wei) 27度和19度。網傳(chuan) 所謂“一公裏耗一萬(wan) 度電”是偷換了時間和裏程單位的概念,毫無事實依據。
相比其他交通工具,中國高鐵不僅(jin) 不是“電老虎”,反而更節能。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節能方麵,中國高鐵人均百公裏能耗約為(wei) 飛機的18%和大客車的50%。
柑橘用保鮮劑泡過,有害健康?
真相:按規定處理過的可放心食用
柑橘富含維生素C且多汁味美,在感冒高發的季節,備受消費者青睞。不過,近日網上流傳(chuan) 著“柑橘類水果采摘後都要噴灑或浸泡‘保鮮水’,吃了有害健康”的傳(chuan) 聞。
對此,天津科技大學教授王浩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隻要柑橘從(cong) 業(ye) 人員嚴(yan) 格遵照國家批準規定使用登記在冊(ce) 的保鮮劑,按照流程進行規範操作,遵守安全間隔期上市,且柑橘的農(nong) 藥殘留符合國家最低限量標準,那麽(me) 浸泡過保鮮劑的柑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無須過分擔心。
柑橘果實表皮較為(wei) 薄嫩,極易在采摘、包裝、儲(chu) 存和運輸過程中受到機械損傷(shang) 。當柑橘表皮出現傷(shang) 痕後,潛伏在環境中的各種病原菌就會(hui) 乘機從(cong) 傷(shang) 口處入侵果實,導致柑橘發生采後病害。“這些病害會(hui) 讓柑橘表麵產(chan) 生黴菌,進而導致全果腐爛,不能食用。”王浩進一步說,而且在儲(chu) 藏和運輸過程中,柑橘會(hui) 被堆放在一起,病原菌也會(hui) 借機大肆傳(chuan) 播,使更多柑橘感染疾病。
為(wei) 了讓消費者吃到新鮮可口的柑橘,就要格外重視果實的保鮮工作。目前柑橘主要的保鮮方法有3種,分別是物理保鮮、生物保鮮和化學保鮮。
“物理保鮮主要是利用低溫、臭氧和紫外線等對柑橘進行處理,但是這些方法有局限性,而且成本較高。生物保鮮則是通過結抗微生物限製腐敗微生物生長繁殖,但是該方法目前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王浩表示,因此目前應用最多的還是化學保鮮。用於(yu) 柑橘保鮮的化學藥劑主要有咪鮮胺、抑黴唑、枯草芽孢杆菌、甲基硫菌靈、百可得和噻菌靈等,它們(men) 均獲得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的農(nong) 藥登記認證,均屬低毒微毒藥劑,可依規被用於(yu) 柑橘殺菌保鮮。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布的行業(ye) 標準《NY/T 1189-2017柑橘儲(chu) 藏》規定,柑橘果實抵運采收處理廠後應在24小時內(nei) 使用規定的保鮮劑進行處理。
王浩表示,低毒和微毒的保鮮劑被用於(yu) 柑橘表麵後,再在標準的安全間隔期後上市,其農(nong) 藥殘留已十分微量。消費者在購買(mai) 後,清洗幹淨柑橘外表並剝皮食用,不會(hui) 影響人體(ti) 健康。
吃葉黃素能預防近視?
真相:可增強視力但不能預防近視
開學後,隨著學習(xi) 任務的增加,葉黃素等和眼睛健康相關(guan) 的保健品銷量漸長。一些商家宣稱,“堅持吃葉黃素能預防近視,甚至能恢複視力”。
對此,全國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專(zhuan) 家宣講團成員楊曉豔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並無醫學上證明葉黃素有防控近視的相關(guan) 證據,因此葉黃素不能用來延緩近視進展或預防近視的發生。
“葉黃素是類胡蘿卜素也是脂溶性維生素,在視網膜中大量存在,尤其是在黃斑處,是合成視網膜光感受器細胞中視紫紅質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幫助增強視力。”楊曉豔介紹,這是因為(wei) 葉黃素可以吸收藍光光譜,其所吸收的光譜含有近藍紫光,能夠幫助視網膜抵禦紫外線,保護黃斑免受紫外線的傷(shang) 害;同時葉黃素還是個(ge) 高濃度的抗氧化劑,可以避免視網膜在吸收光線時受到氧化傷(shang) 害。
除此之外,葉黃素還可保護眼睛的微血管,促進眼部血液循環,在保護視力的同時還有助於(yu) 預防機體(ti) 衰老引發的心血管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葉黃素對於(yu) 成人的黃斑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以緩解黃斑病變。”楊曉豔說。
人體(ti) 一般不能自行合成葉黃素,隻能通過外界攝取。通常可以通過食用菠菜、韭菜、香菜、橙子、玉米等食物來攝取葉黃素。經常攝入葉黃素,不僅(jin) 可以幫助視網膜抵禦紫外線的傷(shang) 害,還可以提高視覺反應時間。
“不過,增強視力不等於(yu) 可以延緩和預防近視,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wei) 一談。”楊曉豔強調,近視是由遺傳(chuan) 和環境等多方麵因素造成的,近視的防控還是要使用具有循證醫學證明有效的手段,同時結合日常用眼行為(wei) 改善來實現。
白草莓是轉基因水果?
真相:係自然繁殖中的基因突變
“白雪公主”“白色妖姬”“淡雪”……如今市場上出現了很多不同品種的白色草莓,它們(men) 通體(ti) 雪白的顏色完全顛覆了人們(men) 對草莓的認知。然而,網上有傳(chuan) 聞稱“白草莓是轉基因水果”,這讓一些消費者對其望而卻步。
對此,大連大學現代農(nong) 業(ye) 研究院院長、教授王賀新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白色草莓所含的基因與(yu) 紅色草莓相同,之所以草莓被“美白”,是因其在組培過程中產(chan) 生自然變異,花青素的基因表達弱化,跟轉基因沒有任何關(guan) 係。
草莓外表呈紅色,是因為(wei) 草莓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但草莓是一種很容易出現基因變異的漿果植物,當草莓快速繁殖時,會(hui) 產(chan) 生組培體(ti) 細胞無性係變異。導致草莓發生這種變異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在原因也有內(nei) 在原因,而白色草莓就是在基因突變後才出現的顏色變化。
“這種基因突變在自然狀態下就可以發生。在草莓自然繁殖過程中,人們(men) 發現了草莓顏色變白的自然變異,工作人員便將其保存下來,隨後通過雜交等多種育種手段培育,才有了這類白草莓品種。”王賀新介紹道,其實不隻是草莓,通過人工育種,目前還有黃色、紅色等顏色的藍莓。
在全世界範圍內(nei) ,雜交育種一直都是草莓品種選育的主要手段。中國草莓品種審定信息顯示,從(cong) 1953年到2018年,65年間我國共培育了112個(ge) 草莓品種,其中98個(ge) 都是通過雜交選育的,而剩下的14個(ge) 則是通過實生選種、誘變育種和芽變選種等傳(chuan) 統育種方式育成的。
“目前在我國,轉基因草莓並未被批準上市售賣。”王賀新說。(陳 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