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建議推動氣候投融資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記者高敬)氣候投融資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哪些作用?試點地方進展如何?部分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要進一步發揮氣候投融資作用,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這是記者從(cong) 6日舉(ju) 行的第二屆中國氣候投融資國際研討會(hui) 上了解到的。
氣候投融資是指為(wei) 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範圍包括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兩(liang) 個(ge) 方麵。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編製的《2022中國氣候融資報告》等7項成果在研討會(hui) 上發布。這份報告指出,全球的氣候資金規模穩步增長,但仍麵臨(lin) 巨大的資金缺口,遠未達到估計的融資需求,在氣候適應領域的資金仍舊顯著滯後於(yu) 減緩領域。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鑫表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聚集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資源,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企業(ye) 和公眾(zhong) 的共同參與(yu) 和努力,從(cong) 政策機製、標準體(ti) 係、國際合作等多方麵提升和完善。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hui) 持續投入大量的資金。近年來,我國氣候投融資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2022年,生態環境部公布了北京市密雲(yun) 區等23個(ge) 地方入選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生態環境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發布了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氣候投融資項目入庫參考標準,指導地方項目庫建設。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燦表示,建設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已有迫切的現實需求、政策基礎和實踐積累。下一步需要考慮地方發展需求,並結合“雙碳”目標進程,動態調整項目庫的篩選標準,形成一個(ge) 協同推進氣候投融資的政策體(ti) 係,促進項目庫快速有效建設。
據悉,第二屆中國氣候投融資國際研討會(hui) 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hui) 共同主辦。本屆會(hui) 議包括主論壇和五場平行分論壇,探討氣候投融資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有效策略和途徑。首屆中國氣候投融資國際研討會(hui) 於(yu) 2019年舉(ju) 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