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圖放心而找的汽車陪駕,真的能讓人放心嗎?

發布時間:2023-04-07 09:37:00來源: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本本族”技能遺忘、剛出駕校不敢開車、車況路況不熟練……陪駕服務應需出現,但陪駕行業(ye) 沒有單獨的行業(ye) 分類和培訓資格證,存在個(ge) 人兼職多、收費標準不統一等亂(luan) 象。對此,專(zhuan) 家建議,通過製定陪駕人員的資質標準、進行相關(guan) 機構評級、消費者評價(jia) 體(ti) 係等措施規範其發展。

  “介紹車輛性能、熟悉城市路況、習(xi) 慣正確的駕駛方式,陪駕基本就是幫助駕駛員鍛煉這些。”4月6日,天津外環西路上,老家湖北荊門的李新教練正在集中注意力幫助學員關(guan) 注周邊車流和道路信號。

  從(cong) 駕校到複雜擁擠的城市道路,很多長時間未駕車的“本本族”或新手駕駛員一時間難以適應,一些駕駛員在家人陪伴下還容易出現爭(zheng) 吵矛盾,緊急情況下也無法保障安全。專(zhuan) 業(ye) 的陪駕服務需求由此產(chan) 生。

  采訪中記者發現,目前陪駕行業(ye) 既有駕校機構提供專(zhuan) 門的課程服務,也有個(ge) 人兼職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陪駕的人員多在不同機構平台掛靠接單,不同機構的收費標準差別較大,陪駕行業(ye) 規範以機構規章製度或社會(hui) 評價(jia) 為(wei) 主,整體(ti) 缺少監管。

  “本本族”不敢上路 找陪駕靠譜嗎?

  從(cong) 事駕駛相關(guan) 工作8年,依靠著熟練地駕駛經驗和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高中畢業(ye) 的李新從(cong) 一座小山村走出來逐漸在天津紮下根。“陪駕要求技術好,路況熟悉,能夠發現學員弱項幫助他們(men) 快速上手,這個(ge) 行業(ye) 十分看重學員口碑。”李新告訴記者,“我每天早中晚都安排了預約,中途經常沒有時間吃飯。從(cong) 事陪駕行業(ye) 想要賺錢並不輕鬆。”

  為(wei) 了解陪駕實際教學內(nei) 容,4月初,記者在北京市一家駕駛培訓學校進行了一次陪駕體(ti) 驗。確定使用駕校提供的車輛,首次體(ti) 驗價(jia) 為(wei) 280元/2.5小時。如果選擇自用車則根據車輛不同,價(jia) 格差異較大。

  當天下午,陪駕劉教練到達約定地點,記者出示本人的駕駛證並簽訂教練提供的陪駕合同後開始計時。

  “駕校學車時多學理論,特別是一些人為(wei) 了通過考試背口訣、記標記點,駕照是考下來了,但是換一輛車上路時就不會(hui) 開了。”從(cong) 事駕駛培訓6年,劉教練帶過近500名學員,其中大部分是剛從(cong) 駕校出來的新手。

  從(cong) 小區門口出發,依照教練的指揮圍繞三環路駕駛,劉教練一邊介紹沿路的交通標誌,一邊提示記者如何安全進行變道、超車等操作。“第一次陪駕主要了解你的駕駛水平,後續可以根據需求提出想練習(xi) 的項目,比如倒車入庫或下地庫等,大部分學員接受10小時左右的實際操作後就能夠熟練上路行駛了。”在劉教練總結了駕駛中出現的問題和改善方法後結束了本次課程。

  體(ti) 驗後記者發現,對於(yu) 未走過的道路更有勇氣駕駛,專(zhuan) 業(ye) 陪駕車輛安裝的副刹車可以在緊急情況下保障駕駛人員安全。

  招聘需求火熱 個(ge) 人兼職增多

  記者在網上查閱有關(guan) 陪駕教練的招聘啟事發現,陪駕招聘的需求量以大城市為(wei) 主,北京、上海公布的招聘需求均超過萬(wan) 條。薪資方麵,一線城市每月能達到1萬(wan) 元左右,全國月收入平均值為(wei) 6350元。招聘陪駕教練大多不限學曆,不限性別,但對於(yu) 駕駛經驗的要求一般在3~5年以上。

  “薪資采用的是純提成製,一般在6000元~1.3萬(wan) 元不等,工作按照住處就近分配。招聘陪駕教練主要看駕駛經驗資格條件夠不夠,還要有一定的交流表達能力,做這個(ge) 行業(ye) 有時間就可以多接單。”北京市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客服告訴記者。

  采訪過程中,記者還在多個(ge) 平台上看到了不少個(ge) 人發布的陪駕信息。個(ge) 人陪駕一般會(hui) 公布自己的服務區域,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提供服務,價(jia) 格明顯低於(yu) 陪駕機構,大部分個(ge) 人陪駕為(wei) 兼職。

  記者聯係到一位定位在深圳的郭教練,他表示做陪駕主要是對自己的駕駛技術和經驗比較自信,曾經從(cong) 事過網約車和代駕,想利用兼職陪駕再增加一些收入。“個(ge) 人陪駕需要學員自帶車輛,高速費、油費自理,因此我接單的價(jia) 格也很低,最低在每小時20元。”

  個(ge) 人陪駕大多沒有教練證和機構背書(shu) ,評價(jia) 全靠口口相傳(chuan) 。記者從(cong) 這些發布的信息上看到,有一些個(ge) 人陪駕的駕齡僅(jin) 有2~3年左右,不符合大部分機構招聘陪駕教練的要求,隻能個(ge) 人兼職從(cong) 事。

  沒單獨行業(ye) 分類 規範發展須多方發力

  由於(yu) 目前沒有“汽車陪駕”這一職業(ye) 的相關(guan) 培訓資格證,陪駕從(cong) 業(ye) 人員一般通過考取機動車教練員資格證或機構自行考核認證其陪駕教練資格,而個(ge) 人兼職大多僅(jin) 有駕駛證。

  那麽(me) 如何判斷個(ge) 人是否具備陪駕教學資質呢?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鄭翔認為(wei) ,“嚴(yan) 格來說應看其是否具有教練員資格。陪駕本質上屬於(yu) 駕駛操作教練員,應當達到《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中的相關(guan) 要求。”

  此外,新手上路極易發生磕碰或交通違章等情況,陪駕過程中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或違章違法,教練與(yu) 學員間產(chan) 生糾紛的情況也時常發生。

  “從(cong) 交通執法來看,因為(wei) 理論上駕駛車輛的人應該是已經取得了駕駛證的駕駛員,那麽(me) 其駕車上路,就應該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是改裝車輛,陪駕教練可以通過踩刹車、控製方向盤等方式實際控製車輛,要考慮具體(ti) 情形,由陪駕教練承擔補充責任或與(yu) 駕駛員承擔連帶責任。”鄭翔告訴記者。

  對於(yu) 一些機構表示帶教期間發生任何事故碰擦都跟學員無關(guan) 、還可以簽署免責協議的情況,鄭翔表示,陪駕機構簽署的免責協議屬於(yu) 民事協議,並不能違反交通行政法的強製規定。但駕駛人在實際承擔責任後,可以依據協議要求陪駕機構承擔責任。

  目前,從(cong) 行業(ye) 分類來看,並沒有認定陪駕教練所屬的單獨行業(ye) 分類,陪駕行業(ye) 的監督以機構自律和社會(hui) 評價(jia) 為(wei) 主。對於(yu) 如何進一步完善陪駕行業(ye) 發展,鄭翔認為(wei) :“服務質量的提高,除了可以通過品牌效應、消費者口碑等市場規則優(you) 勝劣汰來進行調控外,還應通過製定陪駕人員的資質標準、進行相關(guan) 機構評級、消費者評價(jia) 體(ti) 係等措施規範其發展。”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