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台全係統調試完成

發布時間:2023-04-12 10:0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張蕾、張哲浩從(cong)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位於(yu) 該集團公司六院165所銅川試驗區的亞(ya) 洲最大推力液體(ti) 火箭發動機試車台已完成全係統調試,考台試車方案通過評審。

  目前,六院165所銅川試驗中心正錨定“考台試車一次成功”目標,緊張有序地進行試驗準備,而該試車台將有力推動液體(ti) 動力“八年九機”研製任務。

  發展航天,動力先行。據六院11所大推力發動機總體(ti) 研究室副主任張曉光介紹:“火箭發動機行業(ye) 的特點是研製周期較長,隻要有工程應用前景,發動機就會(hui) 預先研製。‘八年九機’研製任務旨在適應航天強國建設需求,即從(cong) 2021年到2028年,研製以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百噸級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為(wei) 代表的9型泵壓式液體(ti) 火箭發動機,支撐我國載人登月、深空探測、天地往返重複使用運輸係統等重大航天任務實施。”

  麵對繁重而複雜的研製生產(chan) 任務,如何將藍圖變為(wei) 現實,需要數字化轉型作為(wei) 支撐。其中,3D打印技術大顯身手。早在2016年,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火箭上就有3種發動機部件由3D打印而成,開創了3D打印技術航天型號飛行應用的先河。

  不久前,由六院11所和液體(ti) 火箭發動機技術重點實驗室主辦的“數創·動力杯”液體(ti) 動力3D打印設計大賽廣泛征集全國3D打印愛好者的結構輕量化創新設計,為(wei) 後續航天液體(ti) 火箭發動機設計研發提供了有益參考。

  相比傳(chuan) 統製造模式,通過3D打印技術可讓液體(ti) 火箭發動機生產(chan) 周期縮短40%,成本大幅降低,合格率和可靠性顯著提升。“現在的目標是一年高質量打印上萬(wan) 件產(chan) 品,全麵適應‘八年九機’研製節奏。”六院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增材製造創新中心副主任工藝師王雲(yun) 表示。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