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生大範圍沙塵天氣有三大成因
記者4月11日從(cong) 國家林草局獲悉,我國近期發生的大範圍沙塵天氣主要有三成原因:一是我國冷空氣活動仍處在活躍期,蒙古氣旋和地麵冷鋒產(chan) 生的風力較大,為(wei) 沙塵天氣發生提供了動力條件;二是前期氣溫回升較快,不穩定的空氣狀態為(wei) 起沙提供了熱力條件;三是前期蒙古國和我國沙塵源區降水偏少,土壤墒情偏差,加之目前植被尚未返青,地表裸露,不利於(yu) 抑製沙塵天氣發生。
據悉,4月9日—11日,我國發生一次大範圍沙塵天氣,內(nei) 蒙古、寧夏、陝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黑龍江南部、吉林、遼寧中北部、新疆南疆盆地、北京等地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內(nei) 蒙古錫林郭勒、烏(wu) 蘭(lan) 察布、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阿拉善,河北張家口、北京等局地出現沙塵暴或強沙塵暴。此次沙塵天氣主要起源於(yu) 蒙古國南部和我國內(nei) 蒙古中西部地區,影響範圍較大,強度較強,截至11日8時,主要影響了15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902個(ge) 縣(市、區、旗),麵積約229萬(wan) 平方公裏,人口約4.09億(yi) 人。
10日21時,沙塵開始影響北京大部地區,陣風達到7—9級,西部山區局地陣風達10級,沙塵輸送逐步加強,沙塵濃度明顯升高,達1384微克/立方米,大部地區能見度小於(yu) 1000米,局地能見度不足500米。
國家林草局及早部署並實時發布信息,提前部署相關(guan) 省級林草部門做好應對準備,通過林草感知係統沙塵暴應急管理平台、手機客戶端向相關(guan) 省區林草主管部門和600多名信息員滾動發布實時預警信息及沙塵發展動態信息。啟動了值班人員24小時動態監測,綜合研判沙塵天氣的起源、路徑,發生發展趨勢及可能影響的地區。同時與(yu) 中國氣象局相關(guan) 單位進行滾動會(hui) 商,研判發生發展趨勢,並將會(hui) 商研判結果及時向相關(guan) 地區發送,提醒下遊地區做好防範。此外,開展沙塵暴應急科普宣傳(chuan) ,及時發布本次沙塵天氣的起源、路徑等,向公眾(zhong) 普及沙塵天氣防範知識。(經濟日報記者 黃俊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