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紅利變創新動力——稅費支持新政落地觀察
近日,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延續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所得稅優(you) 惠政策等稅費支持新舉(ju) 措開始落地。記者調研采訪了解到,稅惠政策減少了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的後顧之憂,提振了企業(ye) 創新發展的信心。把減稅紅利變為(wei) 創新動力,企業(ye) 正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一項製度性安排,減少研發投入後顧之憂
調研中,不少企業(ye) 談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對企業(ye) 科技創新是一大利好,尤其是近期國家明確將符合條件行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為(wei) 製度性安排長期實施,這一舉(ju) 措減少了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加快轉型升級的後顧之憂。
“發展先進製造業(ye) 的根本是創新,必須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重大技術設備的攻關(guan) ,打造出更多有話語權的產(chan) 品與(yu) 技術。”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毛善文說,“近三年公司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達2.39億(yi) 元,有效保障了公司的資金流,是我們(men) 攻克技術難關(guan) 的‘催化劑’。”
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稅費優(you) 惠政策的支持下實現了“翱翔藍天夢”。“稅惠政策為(wei) 產(chan) 品研發和技術升級送來了源源不斷的‘稅動能’。”公司總經理鄧宇介紹,2022年公司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you) 惠910萬(wan) 元,為(wei) 推進載重超3噸的多用途輕型運輸飛機等重點項目提供了資金保障。
近年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不斷加碼,從(cong) 50%到100%的比例“提升”之路,從(cong) 科技型企業(ye) 到全行業(ye) 企業(ye) 的“擴圍”之路,為(wei) 先進製造等企業(ye) 發展提供了“加速度”。
從(cong) 全國來看,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助推下,據統計,五年來企業(ye) 研發投入年均增長25%左右,形成了“政策引導-研發投入-稅收減免-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的良好循環。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1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優(you) 惠的企業(ye) 銷售額比2017年增長1.4倍,年均增幅達24.5%,這一增速高於(yu) 全部企業(ye) 的增速9.5個(ge) 百分點。
3月24日,國常會(hui) 決(jue) 定將符合條件行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為(wei) 製度性安排長期實施。3月26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從(cong) 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延續與(yu) 優(you) 化,並作為(wei) 製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對企業(ye) 來說,無疑像是吃了一顆長效‘定心丸’,讓我們(men) 在科技創新‘賽道’上跑得穩、跑得快、跑得遠。”江西省堅基高新矽材料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受益於(yu) 研發費用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去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549萬(wan) 元、緩繳稅款460多萬(wan) 元,四季度高新技術企業(ye) 設備器具加計扣除1068萬(wan) 元。省下的錢投入研發中,公司將加快更環保的非金屬礦幹磨粉、水洗砂的研發和生產(chan) ,努力掌握前沿技術,不斷拓展國內(nei) 及海外市場。
一筆稅收“活水”,減輕流動資金壓力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是發展的生力軍(jun) ,也是就業(ye) 的主渠道。發展好小微企業(ye) 關(guan) 係到經濟的平穩運行和就業(ye) 的穩定。小微企業(ye) 也是曆次減稅降費重點支持的對象。(下轉第二版)
今年支持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稅費“禮包”也是沉甸甸的:優(you) 化完善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所得稅政策;將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降至1%;對月銷售額10萬(wan) 元及以下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生產(chan) 生活性服務業(ye) 納稅人分別實施5%、10%的增值稅加計抵減。這些政策,將與(yu) 現行其他支持政策形成合力。
新餘(yu) 天恒精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cong) 事工業(ye) 製造的小型微利企業(ye) ,受到疫情等因素衝(chong) 擊,2022年公司銷售市場萎縮。2022年,僅(jin) 小微企業(ye) 應納稅所得額100萬(wan) 元以下按照2.5%繳納企業(ye) 所得稅的優(you) 惠政策這一項,就為(wei) 該企業(ye) 減免了企業(ye) 所得稅20.17萬(wan) 元,切實解決(jue) 了企業(ye) 的燃眉之急。
一筆稅收“活水”,減輕了流動資金壓力。“企業(ye) 生存最困難的時候,是國家連續推出稅收優(you) 惠政策,助力了我們(men) 的發展。”公司法人代表李程虹說:“2023年國家政策紅利延續,將減征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wan) 元部分所得稅政策延續實施到2024年底。減下的都是真金白銀,新的一年,我們(men) 企業(ye) 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財稅政策與(yu) 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當前國內(nei) 外經濟仍在複蘇之中,需求、供給以及預期等方麵的困難仍然存在。幾項階段性的稅費優(you) 惠政策延續將有利於(yu) 幫助抗風險能力弱的較小經營主體(ti) 平穩過渡,保就業(ye) 穩民生,穩定宏觀經濟的基本麵。
一攬子舉(ju) 措,讓創新路走得更穩更快更遠
“本來想著留抵退稅業(ye) 務和4月大征期相疊加,辦理時間不會(hui) 太快,沒想到稅務部門為(wei) 我們(men) 開通了綠色通道,1024萬(wan) 元留抵退稅款的及時到賬,緩解了我們(men) 資金周轉困難。”近期,承德蘇墾銀河連杆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孫明華在承德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辦稅大廳增開的專(zhuan) 門解決(jue) 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涉稅事項的窗口辦理了留抵退稅。
據介紹,該公司是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為(wei) 了更好適應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2023年一季度投入2.5億(yi) 元引進了兩(liang) 條進口連杆生產(chan) 線,擴大生產(chan) 的同時,企業(ye) 周轉資金壓力加大,影響企業(ye) 繼續生產(chan) 經營。“留抵退稅款的快速到賬,緩解了資金壓力,為(wei) 我們(men) 持續生產(chan) 經營注入了強勁動力。”孫明華說。
推出第三批20條便民辦稅的措施,研究製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專(zhuan) 門政策指引,對一類、二類出口企業(ye) 正常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壓縮在3個(ge) 工作日以內(nei) 的措施延長至今年底……4月份是企業(ye) 申報納稅繳費的大征期,記者了解到,國家稅務總局正在抓住這個(ge) 重要的窗口期,接續推出一係列新的服務措施,確保納稅人繳費人知政策、懂操作、能享受。與(yu) 此同時,財稅部門還將密切關(guan) 注經濟運行變化,圍繞服務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強化稅費政策研究儲(chu) 備,豐(feng) 富政策工具箱,更好地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表示,進一步明晰延續、優(you) 化的稅收製度鏈條,抓住關(guan) 鍵環節、受益對象,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經營主體(ti) 的穩定預期和堅定信心是關(guan) 鍵。要深入做實調查研究,直擊中小微企業(ye) 經營主體(ti) 痛點、難點和堵點,進一步增強稅費優(you) 惠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有效性,真正實現“放水養(yang) 魚”“水多魚多”“水深魚大”良性循環,讓企業(ye) 在創新發展路上走得更穩更快更遠。(記者孫韶華 白田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