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科技前沿】中國“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發布時間:2023-04-14 10:1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合肥4月13日電(記者常河、丁一鳴)12日21時,正在運行的世界首個(ge) 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實現403秒穩態長脈衝(chong) 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ti) 運行,刷新了此前101秒的世界紀錄。

  萬(wan) 物生長靠太陽。太陽之所以能發光發熱,是因為(wei) 內(nei) 部的核聚變反應。長期以來,科學家希望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創造出一個(ge) “太陽”,從(cong) 而獲得源源不絕的能源。位於(yu) 安徽合肥科學島的EAST有著“人造太陽”之稱,作為(wei)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它擁有類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機製。但要造出能實用的“人造太陽”,需要上億(yi) 攝氏度的等離子體(ti) 、超過千秒的連續運行時間和1兆安的等離子體(ti) 電流,難度極大。

  “我們(men) 經過十幾年聚力攻關(guan) ,曆經122254次實驗,終於(yu) 實現了今天的突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ti) 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yun) 濤激動地說。

  經過持續艱難攻關(guan) ,EAST大科學團隊解決(jue) 了長時間尺度下的等離子體(ti) 位形約束、高功率射頻波加熱與(yu) 電流驅動、等離子體(ti) 與(yu) 壁相互作用、關(guan) 鍵分布參數的實時診斷等係列前沿物理和技術集成問題,實現了403秒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ti) 運行。

  宋雲(yun) 濤介紹,這次突破的主要意義(yi) 在於(yu) “高約束模式”,完全驗證了EAST高參數長脈衝(chong) 穩態運行的能力,對探索未來聚變堆前沿物理問題,提升核聚變能源經濟性、可行性,加快實現聚變能應用具有重要意義(yi) 。

  近年來,EAST性能不斷提升,裝置運行區間不斷擴展,取得了多項國際托卡馬克運行的重大標誌性成果。EAST上有核心技術200多項、專(zhuan) 利2000餘(yu) 項,匯聚“超高溫”“超低溫”“超高真空”“超強磁場”“超大電流”等尖端技術於(yu) 一爐,共有上百萬(wan) 個(ge) 零部件協同工作。這次成功突破,離不開等離子體(ti) 控製、加熱、壁處理、先進診斷等技術提升和內(nei) 真空室改善。

  EAST取得的係列重大創新成果,為(wei)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運行和我國自主建設運行聚變堆提供了重要的實驗基礎。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陽”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已完成工程設計,未來瞄準建設世界首個(ge) 聚變示範堆。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