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大數據“富礦” 讓國土空間規劃更“智慧”
人民網北京4月12日電(歐陽易佳)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實施行業(ye) 標準《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時空大數據應用基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適用於(yu) 城市層次國土空間規劃時空大數據應用,其他層次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也可參考執行。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負責人表示,《規定》是國土空間規劃領域如何應用時空大數據的第一個(ge) 行業(ye) 標準,確立了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時空大數據應用的總體(ti) 框架,對自然資源數據集、城市運行基礎數據集和城市運行流數據集三大類數據資源,各類時空大數據的采集要求、處理與(yu) 質量控製要求、融合要求,不同典型場景中重要指標的算法模型,驗證校核、依法保護個(ge) 人隱私和商業(ye) 秘密、公益性支持國家層麵決(jue) 策應用等作出了規定。
落實數字中國 推進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轉型
黨(dang) 的二十大強調,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2022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印發《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把“建設數字國土”確立為(wei) 戰略目標,在推動“多規合一”改革落地過程中,大力推進“可感知、能學習(xi) 、善治理、自適應”智慧規劃建設,數字管理係統、數據治理、數字生態成為(wei) 數字化轉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時空大數據應用標準作出統一規定,標誌著智慧規劃建設從(cong) ‘硬件端’開始走向‘應用端’。”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負責人說,“雖然目前還是一個(ge) 小的切口,但從(cong) 中可以看出對數字化推動國土空間治理模式變革的決(jue) 心。”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負責人表示,在國土空間規劃行業(ye) 持續拓展深化的管理需求牽引下,數字中國戰略、數字政府建設在自然資源領域的落地必將擲地有聲、實實在在,也必將帶動相關(guan) 數字產(chan) 業(ye) 健康持續發展,助力數字社會(hui) 建設。
創新驅動發展 積極嚐試應用大數據輔助決(jue) 策治理
數字化不僅(jin) 是一場技術革命,一場經濟變革,也是一場國家治理的變革。
“大數據治理才是智慧社會(hui) 構建的核心和關(guan) 鍵。”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負責人說,《規定》的出台,正是著眼於(yu) 規劃領域應用,在大數據治理方麵邁出了一小步。讓數據間發生邏輯聯係、產(chan) 生化學反應,實現由“數據大”向“大數據”的轉變,生長出“智慧”。
“我們(men) 也注意到,大數據應用在給人們(men) 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侵犯、泄露個(ge) 人隱私等質疑和詬病。”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負責人說,在製訂《規定》過程中,我們(men) 特別強調個(ge) 人隱私的保護,明確要求互聯網位置數據、手機信令數據、互聯網地圖數據、物聯網傳(chuan) 感數據等在支撐國土空間規劃業(ye) 務時要“去實名化”處理,確保既可以基於(yu) 手機信令等海量數據準確分析研判,又不侵犯公民隱私邊界。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負責人表示,希望能以此標準為(wei) 開端,引導規劃行業(ye) 更加關(guan) 注大數據、更多應用大數據、更主動地研究大數據,以業(ye) 務鏈引領凝結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和人才鏈,集中各方麵優(you) 勢資源,形成突破規劃領域大數據核心技術的強大研發合力,逐步提高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jue) 策、用數據管理和用數據創新的能力,助力決(jue) 策科學化、治理精細化、服務高效化。
堅持以人為(wei) 本 利用大數據優(you) 化城市空間布局
《規定》中提出了堅持以人為(wei) 本、堅持需求導向、堅持共建共享、堅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堅持安全可控的五項工作原則。
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負責人表示,《規定》針對全年齡段人口特征,加強對人口分布、職住關(guan) 係、設施服務範圍、空間品質、城市活力、安全應急等空間特征識別方麵的時空大數據應用,更好地查找宜業(ye) 、宜居、宜樂(le) 、宜遊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在國土空間規劃中針對性地優(you) 化城市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空間品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針對當前數據采集處理、質量控製、典型應用等方麵缺乏統一標準規範的情況,《規定》鼓勵在官方統計數據之外,采用大數據作為(wei) 補充,建立科學、簡明、可操作的時空大數據質量控製體(ti) 係,明確大數據應用技術流程規範,夯實“可感知、能學習(xi) 、善治理、自適應”的智慧規劃建設基礎。
“通過梳理相關(guan) 時空大數據分類,引導各方基於(yu) 統一的多尺度標準地理格網,對數據進行標準化、空間化處理。”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負責人說,“推動建設全要素、多類型、全覆蓋、實時更新的權威國土空間數據庫,為(wei) 各界提供統一的時空數據服務。”
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負責人介紹,《規定》落實“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台”要求,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時空大數據采集、處理、應用的交互和協同,為(wei) 國土空間規劃編製、審批、修改和實施監督提供支持,數字賦能國土調查、用途管製、執法督察等環節,實現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斷提升空間治理效能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