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廣交會凸顯我國外貿韌性

發布時間:2023-04-25 09:55:00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時隔三年,全麵恢複線下舉(ju) 辦的第133屆廣交會(hui) 向世人交出了一份讓人安心的“答卷”。數據顯示,廣交會(hui) 第一期到會(hui) 境外采購商達6.6萬(wan) 人,出口成交128億(yi) 美元,其中3個(ge) 月以上的中長單占比接近六成。作為(wei) 中國外貿的“風向標”“晴雨表”,廣交會(hui) 的數據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出中國外貿較強的韌性和競爭(zheng) 力。

  堅韌之中透出的穩健成為(wei) 我國外貿當前最鮮明的底色。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9.89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其中3月份當月進出口同比增長15.5%,實現開局總體(ti) 平穩。從(cong) 產(chan) 品結構看,汽車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出口增勢不減,一季度汽車出口額增長了96.6%。電動汽車、光伏、鋰電池“新三樣”競爭(zheng) 優(you) 勢持續釋放,一季度合計出口增長66.9%,拉動我國出口整體(ti) 增速達2個(ge) 百分點。這些特點在本屆廣交會(hui) 上得以充分展現。

  透過本屆廣交會(hui) ,能看到國際市場對我國“新三樣”的認可。本屆廣交會(hui) 第一期新設工業(ye) 自動化及智能製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智慧生活等題材,共吸引762家企業(ye) 參展。同時,“新三樣”產(chan) 品集中亮相,展出零碳源空調、光伏儲(chu) 能設備等低碳環保展品約50萬(wan) 件,吸引了大批采購商詢價(jia) 洽談。正如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霍建國所說,“新三樣”的銷售熱潮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市場激烈競爭(zheng) 的產(chan) 物,說明全球市場優(you) 勢資源的流動性是任何貿易保護主義(yi) 都難以阻擋的。

  一季度我國外貿實現了“開門穩”,在我國外貿形勢依然複雜嚴(yan) 峻的背景下,這個(ge) 成績來之不易。從(cong) 外部環境看,外需的不確定性仍然是最大製約因素。4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經濟增長率進行了下調,由2.9%下調到2.8%,認為(wei) 發達國家經濟體(ti) 增速放緩將非常明顯。就我國來說,從(cong) 經營主體(ti) 看,我國外貿企業(ye) 也麵臨(lin) 諸如出國參展不便、貿易風險上升、經營壓力增加等一些製約因素和實際困難。

  要解決(jue) 外貿企業(ye) 遇到的實際困難,就要不斷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和準確性,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不斷增強中國外貿的韌性和競爭(zheng) 力。

  增強中國外貿的韌性和競爭(zheng) 力,要在穩規模上下功夫。一方麵,要努力為(wei) 外貿企業(ye) 創造貿易機會(hui) 。積極推動國內(nei) 線下展會(hui) 舉(ju) 辦,廣交會(hui) 恢複線下舉(ju) 辦就是一個(ge) 很好的例子,麵對麵的溝通交流更利於(yu) 達成合作。我國還將提高APEC商務旅行卡辦理效率,推進國際客運航班穩妥有序恢複。

  另一方麵,應繼續穩定重點產(chan) 品貿易。其中包括幫助汽車企業(ye) 建立和完善國際營銷服務體(ti) 係,保障大型成套設備項目合理資金需求,加快修訂鼓勵進口技術和產(chan) 品目錄。此外,要鼓勵銀行和保險機構擴大保單融資增信合作,積極滿足中小微企業(ye) 對外貿融資的需求,進而穩定外貿企業(ye) 數量規模。

  增強中國外貿的韌性和競爭(zheng) 力,還要在優(you) 結構上挖潛力。要不斷優(you) 化貿易方式,引導加工貿易向中西部、東(dong) 北地區進行梯度轉移;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發展;指導相關(guan) 商會(hui) 協會(hui) 適應綠色環保要求,製定一係列外貿產(chan) 品綠色低碳標準;指導企業(ye) 用好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相關(guan) 稅收政策。更要優(you) 化外貿發展環境,發揮好預警體(ti) 係和法律服務機製作用,深入推進“單一窗口”建設,進一步便利出口退稅辦理,提升口岸通關(guan) 效率,高質量實施已經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

  第133屆廣交會(hui) 第二期已經開幕,穩外貿工作也要繼續加把力。接下來,應密切跟蹤外貿運行情況,發揮好政策“組合拳”作用,穩住外貿規模,為(wei) 鞏固經濟向好態勢作出更大貢獻。(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馮(feng) 其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