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徒的轉型記
【一線講述】
小學徒的轉型記
講述人:全國勞動模範、無錫微研股份有限公司職工 陳亮
20多年前,我還是一名中專(zhuan) 生,當時怎麽(me) 也不會(hui) 想到自己會(hui) 成為(wei) 正高級工程師。如果問我有啥“秘訣”,其實就兩(liang) 點:個(ge) 人的勤學苦練和國家的好政策。
我剛畢業(ye) 那年,來公司當學徒工。那時,車間環境差,機器一開動,碎屑、火星到處噴,工人搬運鐵塊、手工打孔,一忙就是一天。我跟在師傅陸曉身後認真“取經”,一般白天在車間實操,晚上躲在被窩裏“啃書(shu) 本”,一直學習(xi) 到淩晨。
勤學苦練很快派上了用場。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我參與(yu) 了一項外國產(chan) 品訂單項目。通過鑽研,我成功將產(chan) 品精度控製在了1微米,從(cong) 此得了個(ge) 雅號“微米大師”。
2014年,我還參與(yu) 了清華大學一項有關(guan) 高端柴油機高精密微噴孔加工裝備的科技攻關(guan) ,經過半年無數次實驗嚐試,終於(yu) 突破了難題,實驗結果實現了規模化量產(chan) 。
其間,我評上了助理工程師,決(jue) 心今後繼續努力,參評中級、高級職稱。但是,幾年後參評中級職稱時,雖然有一遝遝成果證明,還是因為(wei) 學曆不夠被卡了下來。那時,一種失落感襲上心頭。
2020年,機會(hui) 終於(yu) 來了——江蘇鼓勵高技能人才評職稱,並為(wei) 一些特殊人才開辟“綠色通道”。而我,因為(wei) 此前榮獲“江蘇工匠”稱號,這次被考核評審為(wei) 高級工程師,後來又成為(wei) 正高級工程師。
對我而言,這不隻是一紙證明,更是國家、社會(hui) 對我們(men) 技能人才的認可。這種榮譽給了我發展空間,也激勵著我扛起更多責任:在江蘇信息職業(ye) 技術學院微研創新班課堂上現身說法,培養(yang) 更多人才;在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裏,帶領95後、00後一起攻關(guan) 技術難題……
從(cong) 小學徒到工程師,從(cong) 一個(ge) 人鑽研到帶動一群人努力,這就是我的使命,也是更多大國工匠的使命。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蘇雁、劉豔傑、邱玥、王斯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