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中國人民情誼的亮麗名片”
素有“紅海明珠”美譽的厄立特裏亞(ya)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是個(ge) 陌生的國度,但中國及中國人在這裏卻很受歡迎,中國醫療隊更是家喻戶曉。當記者搭乘中國醫療隊的汽車行駛在首都阿斯馬拉的街頭時,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hui) 很熱情地喊道“CHINA!”有人向車輛敬禮,還有人會(hui) 突然喊出中國醫生的名字。
厄立特裏亞(ya) 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不僅(jin) 經常停電停水,而且公共場合和普通民眾(zhong) 家庭都沒有網絡,醫院醫療器械和設備普遍老舊且短缺嚴(yan) 重。這裏最好的醫院奧羅特醫院是20年前由中國援建的,該院擁有的厄全國唯一一台核磁共振以及CT設備也都是中國援助的。
中國援厄立特裏亞(ya) 第15批醫療隊(以下簡稱“醫療隊”)於(yu) 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間在阿斯馬拉執行援非醫療任務。這支由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任隊長單位,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陽醫學高等專(zhuan) 科學校、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和鄭州市骨科醫院任隊員單位的醫療隊共有隊員18名。其中,醫師17名,翻譯1名,平均年齡約41歲,涵蓋神經外科、骨科、心血管內(nei) 科、麻醉科、影像科、MRI、超聲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重症醫學科及中醫針灸科等11個(ge) 臨(lin) 床專(zhuan) 業(ye) ,臨(lin) 床經驗十分豐(feng) 富,隊員們(men) 立誌在最艱苦和最需要的地方救死扶傷(shang) ,架起中非友誼橋梁。
醫療隊隊長、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簡立國告訴記者,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況下,醫療隊不畏艱苦、甘於(yu) 奉獻,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克服當地醫院醫療條件差、高原缺氧、語言不通等重重困難。醫療隊抵達厄立特裏亞(ya) 後立即在首都地區的奧羅特醫院、哈利貝特醫院和阿斯馬拉理療中心等受援醫院開展工作,診治門、急診患者11078人次,中醫針灸理療18513人次,完成麻醉、手術4095台次,磁共振、彩超、放射診斷24031人次,培訓4828人次。
在完成基本醫療工作的同時,醫療隊還根據受援醫院需求,克服種種困難進行創新醫療,切實提升了當地醫院在脊柱手術等領域的治療水平,為(wei) 更多當地患者就醫提供了便利。
簡立國介紹,在脊柱骨科方向,醫療隊協調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購置脊柱骨科手術器械並空運至當地,順利完成了厄立特裏亞(ya) 首例脊柱手術。如今,醫療隊已實現在厄開展常規脊柱手術,脊柱骨科診治的門診患者由過去每天十餘(yu) 人次躍升至八十多人次。而在神經外科方向,由於(yu) 當地沒有氣鑽和固定材料,顱骨如果按照常規術式打開會(hui) 出現複位困難,醫療隊隊員創新開展帶蒂成形骨瓣複位手術,手術效果良好。在中醫針灸方向,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醫療隊創造性開展“快慢針”針刺治療手法,在節約醫療資源的同時取得了較好的臨(lin) 床收益。在創傷(shang) 骨科方向,醫療隊首次使用皮膚牽拉器修複巨大創麵術,首次應用截骨矯形術治療嚴(yan) 重拇外翻畸形,均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天上午,簡立國接到厄衛生部的電話,要求他帶著神經外科大夫立刻去見部長。到了衛生部才知道,他們(men) 遇到了一個(ge) 罕見病例,是一對剛出生11天的頭顱連體(ti) 畸形雙胞胎,衛生部想谘詢醫療隊神經外科醫生的意見。醫療隊立刻成立了以神經外科為(wei) 主的救治小組。神經外科醫生常克亮告訴記者,頭顱連體(ti) 畸形的發病率僅(jin) 為(wei) 二百五十萬(wan) 分之一,至今為(wei) 止手術病例不超過50台,且手術效果參差不齊。救治小組通過查資料、小組討論、完善磁共振等臨(lin) 床檢查,一周後便向厄衛生部遞交了一份詳細的治療建議報告,得到了厄衛生部的高度讚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醫療隊員們(men) 極其注重實習(xi) 醫生的帶教和對當地醫生的培訓,通過言傳(chuan) 身教真正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簡立國介紹,“以神經外科方向為(wei) 例,中國醫療隊援厄26年來,一向都是由中國的神經外科醫生進行手術。而這一年來,我們(men) 從(cong) 外科住院醫師裏挑選了兩(liang) 位優(you) 秀醫師進行定向培養(yang) ,現在這兩(liang) 名醫師已經能夠單獨完成神經外科二級手術,並能夠單獨進行一些常見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此外,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骨科均培養(yang) 了一批中堅力量,為(wei) 當地醫療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貢獻。
一年多來,圓滿完成受援醫院日常診療工作之餘(yu) ,醫療隊還積極在厄立特裏亞(ya) 全國開展巡診和義(yi) 診活動,足跡遍布安塞巴省克倫(lun) 醫院、南方省門德法拉醫院和北紅海省馬薩瓦醫院,不僅(jin) 完成了捐贈、巡診和義(yi) 診工作,還根據當地醫院的需求,采用門診和培訓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給予技術指導及幫助。醫療隊還建立了定期精準巡診模式,由當地匯集疑難病例,醫療隊再根據專(zhuan) 業(ye) 派出專(zhuan) 家定期至當地進行診治。
“中國援厄醫療隊代表著當地最高醫療水平,通過一個(ge) 個(ge) 病例、一台台手術樹立了形象、打造了品牌,許多政要、外國駐厄外交官等社會(hui) 各界名流經常來醫療隊駐地求醫問藥。”簡立國介紹,厄立特裏亞(ya) 國家電視台、新聞部網站等主流媒體(ti) 都對醫療隊的事跡進行了報道,特別是醫療隊在厄開展的首例脊柱外科手術,填補了厄建國以來無法完成脊柱手術的技術空白,引起了較大反響。
醫療隊外科醫生申東(dong) 方陪同記者參觀中國援建的奧羅特醫院時,幾位當地醫生對中國醫療隊豎起了大拇指。他們(men) 紛紛表示感謝中國,感謝醫療隊,並拉著大家在中國援助的CT設備前合影留念。
2022年12月,在中國醫療隊援厄25周年招待會(hui) 上,中國駐厄使館臨(lin) 時代辦戴德茂表示,“25年來先後15批共計276位中國援厄醫療隊員來厄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不畏艱苦,甘於(yu) 奉獻,救死扶傷(shang) ,大愛無疆’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精神,用他們(men) 的理想、行動和熱血在中厄人民間架設了友誼的橋梁。中國援厄醫療隊已成為(wei) 中國對厄援助的一個(ge) 閃亮品牌,成為(wei) 承載中國人民友好情誼的一張亮麗(li) 名片”。
厄衛生部長阿明娜也向記者表示,醫療隊對厄立特裏亞(ya) 的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阿明娜還指出,當前,中厄關(guan) 係更加牢固緊密,兩(liang) 國合作也更加密切廣泛,厄方珍惜與(yu) 中方在醫療衛生領域建立的長期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願與(yu) 中方一道繼續加強合作,更好地造福厄人民。
(光明日報亞(ya) 的斯亞(ya) 貝巴4月27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