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前景廣闊
【專(zhuan) 家點評】
作者:童天(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推動高技能人才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相互貫通,支持技能工人參評職稱,意味著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評審與(yu) 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的界限被突破,勞動者的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寬,對引導廣大勞動者向新型高素質技能人才轉化、更好促進人才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長期以來,我國人才工作實行隊伍分類管理,采用差異化的培養(yang) 、使用、評價(jia) 、激勵、流動製度。該模式的優(you) 點是便於(yu) 管理,但同時也造成了邊界不清、壁壘阻隔等問題,尤其是技能人才與(yu) 其他類別人才的資曆序列缺乏有效銜接,限製了技能勞動者的職業(ye) 發展空間與(yu) 創新創造活力。
在新科技革命和經濟轉型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學科將加速交叉融合,催生一大批新興(xing) 工業(ye) 部門,並逐步改變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和就業(ye) 方式。現代製造業(ye) 轉向供應鏈協同,生產(chan) 管理、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與(yu) 自動化設備相融合,技能人才的能力層次大幅上移,技術人才、技能人才邊界日益模糊,兩(liang) 支隊伍趨向融合。懂理論、善操作、能創新的新型技能人才在市場上越來越搶手,原本“涇渭分明”的職業(ye) 通道已無法滿足其發展訴求,相關(guan) 培養(yang) 、使用、評價(jia) 製度也難以適應其發展需要,突破職業(ye) “天花板”的改革亟待深化。
2022年,人社部發布《關(guan) 於(yu) 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的意見(試行)》,明確“新八級工”職業(ye) 技能等級序列,技能勞動者晉升的“梯子”縱向延伸。長期存在的技能人才職業(ye) “天花板”進一步突破。這與(yu) 人社部2018年、2021年相關(guan) 政策形成了有機銜接。近年來,這些舉(ju) 措著力打通技術、技能人才序列的橫向銜接之路,持續豐(feng) 富技能人才的職業(ye) 發展選項,搭建起“縱橫多元”的成長成才“立交橋”。
隨即,各地紛紛出台實施方案,推動技術技能人才職業(ye) 發展貫通。一是擴大貫通領域,確保高技能人才“能參評”;二是破除“唯學曆”“唯論文”評價(jia) 方式,評審內(nei) 容緊密結合工作業(ye) 績、生產(chan) 經營實效;三是打通教師職稱評定,強化技工院校“工學一體(ti) ”優(you) 勢。
在具體(ti) 評審中,體(ti) 現了以下特點:一方麵,積極吸納優(you) 秀高技能人才參加相關(guan) 領域的職稱評審委員會(hui) ,參與(yu) 製定評價(jia) 標準,有條件的職稱評審委員會(hui) 對高技能人才采用單獨分組、單獨評審方式;另一方麵,對評委的“綜合資質”要求更高了,除了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e) 道德、相應層級的職稱、本領域紮實的專(zhuan) 業(ye) 知識等條件,還要熟悉生產(chan) 現場,懂流程、善操作。
當下,人才強國建設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技能人才的現代化發展需要向改革要動力、向製度要效率,以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突破依據行業(ye) 和職業(ye) 靜態劃分的人才隊伍類別,在更高層次上貫通包括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技能人才在內(nei) 的各類人才隊伍職業(ye) 發展路徑。
作為(wei) 推動廣大勞動者終身發展和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性製度,國家資曆框架是破解現有人力資源開發與(yu) 配置障礙的關(guan) 鍵。建立統一、係統、完整的國家資曆框架,成為(wei) 我國深化人才體(ti) 製機製改革的必然選擇和當務之急。今後,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以終身發展為(wei) 價(jia) 值引領,開展有關(guan) 體(ti) 製機製建設;以能力要素為(wei) 紐帶,謀劃改革思路、構建框架模型、設置運行規則;從(cong) 複雜性視角出發,統合資曆標準、質量保障、認證、學分轉換等各個(ge) 核心子係統,適應經濟社會(hui) 環境變化,保持係統性的動態平衡發展。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蘇雁、劉豔傑、邱玥、王斯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