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預期穩、信心強——“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熱提振中國經濟

發布時間:2023-05-06 09:36: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題:預期穩、信心強——“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熱提振中國經濟

  新華社記者

  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中國多地文旅市場火爆,如潮人流帶旺消費。各地密集出台引遊客促消費舉(ju) 措,不斷擴展消費場景,釋放消費潛力,提振中國經濟。

  夜幕下,魯中城市淄博的燒烤炭爐分外紅火,嗞嗞冒油的肉串刺激著八方食客的味蕾。“五一”假期淄博旅遊訂單同比增長2000%,吸引全國各地遊客“赴淄趕烤”。

  以“一桌一爐一卷餅”燒烤模式躋身網紅城市後,淄博迅速抓住機遇,全方位推介齊韻文化、魯菜風味、山水景色、陶琉工藝等城市名片。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宋愛香表示,期望借助淄博燒烤熱,把更多的遊客從(cong) 燒烤“流量”變為(wei) 景區“留量”,推動淄博文旅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和提質增效。

  為(wei) 提升遊客體(ti) 驗感,淄博規範市場價(jia) 格、檢查食品安全、增派安全巡邏、景區免費開放、車站提供谘詢推介服務、免費開放黨(dang) 政機關(guan) 與(yu) 事業(ye) 單位停車場和廁所……

  山東(dong) 大學社會(hui) 學教授王忠武表示,淄博憑借政府細致服務、商家誠信經營、市民實在好客,形成了遊客自發推介、政府迅速反應、市民主動維護的城市營銷“良性閉環”。

  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五一”假期,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合計2.74億(yi) 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1480.56億(yi) 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說,“乙類乙管”措施實施以來,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生活轉入常態,旅遊複蘇的轉折點比預期來得更早。“這個(ge) 假期,遊客走得更遠了,停得更久了。”

  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五一”期間,遊客平均出遊半徑180.82公裏,同比增長81.59%;83.47%的遊客出遊距離在百公裏以上,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9.73個(ge) 百分點;一日遊遊客占比較去年同期下降6.0個(ge) 百分點,停留2天以上的遊客占比提升了9.55個(ge) 百分點。

  博物館中觀展、音樂(le) 節上嗨歌、非遺展上體(ti) 驗、民俗街中徜徉……這個(ge) 小長假,中國民眾(zhong) 除了到傳(chuan) 統熱門景點旅遊外,還多了些文化味兒(er) 豐(feng) 富的選擇,沉浸式體(ti) 驗中華傳(chuan) 統文化。

  中共二十大報告要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近年來,中國“旅遊+”融合發展態勢明顯,藝術、科技與(yu) 旅遊的融合,有力推動了假日旅遊市場的內(nei) 容創造和場景營造,創造了更多有借鑒意義(yi) 和推廣價(jia) 值的文旅深度融合場景。

  位於(yu) 陝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越夜越美麗(li) ,流光溢彩的街區裏遊人如織。身著唐朝服飾的“房玄齡”和“杜如晦”與(yu) 隨機挑選的遊客互動答題,幽默的談吐令“爆梗”不斷,引發陣陣喝彩。

  這是景區新推出的互動節目“盛唐密盒”,將時下年輕人喜歡的娛樂(le) 方式“脫口秀”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糅合在一起。

  “‘文化+演藝’是我們(men) 深耕的方向,各類文化主題演出均是根據唐文化及唐風元素設計編創,融合科技、創意、互動、沉浸等表現方式。”西安曲江文旅股份公司演藝管理中心總經理蘇卉說。

  大唐不夜城致力於(yu) “夜經濟”文旅消費集聚區發展,目前18點到22點時段的街區客流量占全天客流量的70%左右,而今年以來遊客接待量已超過了2000萬(wan) 人次。

  “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文旅自古不分家。”戴斌說,當前各地文旅融合已從(cong) “詩和遠方”的觀念融合,逐步發展為(wei) 文化產(chan) 業(ye) 與(yu) 旅遊產(chan) 業(ye) 相融合,從(cong) 而對地方經濟起到較大的拉動作用。

  假期消費是觀察中國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而文旅消費是假期消費的重要推手,其火熱程度凸顯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日前報道稱,旅遊業(ye) 的繁榮可能會(hui) 提振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增長在2023年開局良好,第一季度經濟增長4.5%,原因是消費者開啟消費狂潮,而這一消費狂潮在“五一”假期還在繼續。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6%。隨著居民消費需求逐步釋放,升級類消費增長加快。

  戴斌表示,以往旅遊消費主要集中在旅遊目的地的終端消費,自駕遊、戶外露營等新型旅遊形態的流行,帶動的是汽車、戶外用品等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綜合消費。

  當前,中國各省份結合地域特色,推出“5·19中國旅遊日”文旅消費券、打折促銷、滿減優(you) 惠等一係列線上線下旅遊惠民活動。廣東(dong) 省文旅廳今年將向在粵消費的居民和遊客發放總值不少於(yu) 1億(yi) 元的文旅消費券;遼寧沈陽向市民和遊客發放1000萬(wan) 元文旅惠民消費券,覆蓋賓館酒店、旅遊景區、休閑娛樂(le) 等六大類文旅場景……

  “‘五一’假期出遊熱折射的是民眾(zhong) 對未來經濟的預期更穩、消費的信心更強。”在戴斌看來,文旅熱背後是經濟的快速回暖,同時也進一步穩定了預期、提振了信心,而且帶動了大量相關(guan) 行業(ye) 的就業(ye) ,形成助推經濟穩定向好的良性循環。(記者劉斐、楊曉靜、邵琨、薑辰蓉)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