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掙青年”又刷屏 熱詞變遷折射了啥
這段時間,又一個(ge) 帶有諧音意味的熱詞“小掙青年”刷屏了。這個(ge) 詞的意思是,在生活中玩小花樣、搞小事情,專(zhuan) 注於(yu) 慢慢賺錢、過好自己小日子的這批年輕人。這些年,年輕人擁有過很多詞,諸如“內(nei) 卷”“躺平”“45度人生”“70分人生”等等。分析這些熱詞,其實也是在與(yu) 現實對話,從(cong) “一個(ge) 億(yi) 的小目標”到“小掙青年”,熱詞不斷變遷,體(ti) 現了當下社會(hui) 的包容度,社會(hui) 價(jia) 值的多元,以及人生追求的多元化。
今年五四青年節,“小掙青年”從(cong) 一組致敬青年的策劃中脫穎而出。2分多鍾的《小掙青年》視頻,走進快遞小哥、群演、配音員、小攤主等年輕人的生活日常,展現他們(men) 放慢自己,小步前行,走向更遠,收獲更多的故事,帶給觀眾(zhong) “人生不一定要大富大貴,小掙也挺好”的生活理念。
這個(ge) 視頻之所以引發網友廣泛共鳴,是因為(wei) 這些青年就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一到周末,不少商業(ye) 區就會(hui) 推出夜市小攤位,手工編織鋪、手工耳環鋪、現調香氛攤等等,都是年輕人在打理;在很多傳(chuan) 統行業(ye) 中,成為(wei) 主理人的青年們(men) 也在積極創新,從(cong) 包裝到內(nei) 容,比如煎餅果子越來越花式,花店裏的花束包裝更時髦更便攜,“青蛙賣崽”視頻爆紅網絡,等等。
當下競爭(zheng) 十分激烈的環境中,作為(wei) 社會(hui) 的視覺中心,年輕人備受各方關(guan) 注,他們(men) 麵對職場和生活的態度常常被定義(yi) 。從(cong) “給自己定一個(ge) 小目標,先掙一個(ge) 億(yi) ”的振聾發聵,到“卷生卷死”的激烈,再到短暫的“躺平”,後來又出現諸如不躺也不卷剛好“45度人生”,以及“70分人生”,再加上“小掙青年”,這一係列變化的背後,受周遭環境的影響,有生活觀念的轉變,也與(yu) 個(ge) 體(ti) 對現實的體(ti) 驗有關(guan) ,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調整的人生態度。
有網友感慨表示,自己曾經在卷和躺之間搖擺,摸爬滾打的這幾年,深感被掏空的疲憊,但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所以就選擇各退一步,看開之後步入“小掙”,降低恐慌焦慮,發現慢慢的積累更適合自己,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天。也有網友表示,自己以前做什麽(me) 都拚盡百分百的力,一旦求而不得,整個(ge) 人都很沮喪(sang) 和失敗,如今隻使70%的力,得到一個(ge) 比較好的結果就很滿足,而剩下的30%還可以去追求更多的選擇。
這看似是“盡人事聽天命”與(yu) “小富即安”“知足常樂(le) ”之間的矛盾衝(chong) 突,其實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來說,生活有很多選項,有很多可實現的價(jia) 值,也可以有很多目標,從(cong) “一個(ge) 億(yi) 的小目標”到“小掙青年”,都是一種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最重要。相對來說,“小掙”具有現實感,比較實際,比較務實,與(yu) “立一個(ge) 小目標”的腳踏實地也是一致的。
另外,放到當下的語境裏,“知足常樂(le) ”其實並不是滿足現狀、不求進取、裹足不前、一味躺平,而是一種適可而止的生活態度,是在物質享受上沒有超過自己能力的盲目奢求,是不做無謂的形式和計較,更是一種自我評估、自我設計和自我調整,積蓄力量後的奮起直追。
當然,也有人說,“小掙”未必真的小,重點在於(yu) 年輕人有了個(ge) 體(ti) 自主選擇,掌控著自己的節奏。不人雲(yun) 亦雲(yun) ,從(cong) 短期且明確的小目標開始,選擇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走,繼而從(cong) 容地創造出自己的節奏。
“小掙青年”們(men) 展現的其實是一種鬆弛有度的生活方式,平凡、清醒又樂(le) 觀,秉持認真生活的態度,堅持腳踏實地工作。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既努力奮鬥不斷攀峰,又在自己的節奏裏享受著整個(ge) 過程。並非所有的人都要成為(wei) “小掙青年”。說到底,熱詞變遷,折射的是生活理念和價(jia) 值觀念的變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