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鮮花裝點生活(金台隨筆)
“五一”假期雖然過去了,但“節日經濟”依然提振著鮮花消費的熱情。不久前開幕的2023北京牡丹文化節,延慶區舊縣鎮媯州牡丹園展出100多個(ge) 品種、10萬(wan) 餘(yu) 株牡丹,吸引眾(zhong) 多遊客前來觀賞。亞(ya) 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雲(yun) 南昆明鬥南花卉市場,從(cong) 早到晚都是熱鬧繁忙的景象。從(cong) 聚焦玫瑰到百花齊放,從(cong) 節慶禮品到日常消費,從(cong) 饋贈他人到取悅自己,鮮花消費走向多元多樣。
“賣花擔上,買(mai) 得一枝春欲放。”用鮮花裝點生活,既能在裝飾家居時收獲審美體(ti) 驗,也能在觀賞養(yang) 護中熨帖心靈,是一種融入日常又跳出日常的美好。不為(wei) 重要場合、不挑特殊日子、不用繁複包裝,在路過街邊的小花店、地鐵站外的小攤點時,在生鮮超市、外賣平台采買(mai) 時,隨時、隨手購置的一束鮮花,成為(wei) 居家環境的“軟裝”。簡簡單單的一束鮮花,從(cong) 帶進家門的那一刻,就點亮了家居的色彩,給有限的空間增添勃勃生機。
無論是季節性的梔子花、荷花、桂花,還是四季不斷的玫瑰、百合、康乃馨,鮮花如同一件常換常新的藝術品,彰顯了購花人的生活趣味和審美品位。不僅(jin) 如此,在醒花、修剪、插擺、換水的過程中,人與(yu) 花的聯係更緊密,與(yu) 自然更親(qin) 近。看著親(qin) 手照料的鮮花從(cong) 含苞待放到盡情盛開,買(mai) 花帶來的愉悅感進一步提升。
有網友說,用鮮花裝點生活,能讓平凡的日子充滿詩意。鮮花與(yu) 詩意之間的緊密聯結,厚植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土壤之中。細細數來,有“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wei) 誰生”的借花抒情,有“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以花明誌;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以花說理,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以花寄情。花開花謝,不僅(jin) 是季節流轉,更有詩家哲人的不同思緒。賞花吟詩,體(ti) 現了中國人的愛美之心,彰顯了憂樂(le) 圓融的東(dong) 方生活美學。
鮮花隨時買(mai) 、隨手買(mai) 、隨便買(mai) 的便捷,也離不開產(chan) 業(ye) 升級、高效物流的支撐。目前,我國已經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chan) 基地。鮮花培育種植更科學、保鮮技術更先進、交通物流更發達,讓鮮花更實惠;鮮花垂直電商、生鮮外賣電商開啟線上賣花,鮮花包月、鮮花自動販賣機、自助鮮花超市等新消費模式不斷湧現,讓買(mai) 花更方便。當然,這也對豐(feng) 富鮮花產(chan) 品類別、提升產(chan) 品質量、建立行業(ye) 標準、創新消費場景提出了更高要求。
“瓶中插花,盆中養(yang) 石,雖是尋常供具,實關(guan) 幽人性情。”鮮花,寄托的是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無數個(ge) 美好又平常的細節,構建起充滿活力和趣味的人生。熱情的向日葵,明媚了一天的心情;嬌豔的洋牡丹,裝點了角落裏的空白;宜人的梔子花,給繁忙的日子增加一絲(si) 甜香……隨處可見的鮮花提醒著我們(men) ,生活充滿活力,美好正在身邊。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1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