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鹽堿地綜合利用取得積極進展 已形成八大體係40多項實用技術
我國是全球第三大鹽堿地分布國家,今年以來,我國集聚優(you) 勢資源對鹽堿地進行高效治理,鹽堿地的綜合利用取得積極進展。
我國目前擁有各類可利用鹽堿地資源約5億(yi) 多畝(mu) ,其中具有農(nong) 業(ye) 利用前景的鹽堿地總麵積1.85億(yi) 畝(mu) 。
不久前,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這個(ge) 創新中心由中國農(nong) 科院等單位聯合國內(nei) 18家鹽堿地科研院校企業(ye) 等優(you) 勢單位共建,聚焦鹽堿地生物育種、鹽堿地產(chan) 能提升和鹽堿地生態化利用三大關(guan) 鍵領域,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培育耐中度鹽堿的糧油、飼草、特種經濟作物新品種(係)80個(ge) 以上,耐鹽堿作物新品種推廣麵積達到3000萬(wan) 畝(mu) ,帶動1300萬(wan) 畝(mu) 鹽堿耕地質量普遍提升1~2個(ge) 等級,單位麵積綜合產(chan) 能提高25%以上。
據了解,目前我國在鹽堿地綜合利用方麵已形成了包括土壤排鹽技術、土壤生物有機治鹽改土技術等八大體(ti) 係40多項實用技術。在品種方麵,我國已累計推廣了50多種耐鹽堿作物品種。通過持續治理改造,我國鹽堿地呈現麵積總量減少、重度鹽堿地麵積比例逐年降低的趨勢。
(總台記者 梁麗(li) 娟 劉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