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產業跨省“聯姻” 山城“鏈”上起舞

發布時間:2023-05-18 09:40: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

  產(chan) 業(ye) 跨省“聯姻” 山城“鏈”上起舞

  在長三角的經濟版圖中,安徽宣城原本並不是那麽(me) 顯眼。但在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國家戰略下,這座皖南山城,處於(yu) 安徽“東(dong) 進”的最前沿,滬蘇浙產(chan) 業(ye) “西移”的第一站,反而擁有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和條件。

  風從(cong) 海上來,潮湧長三角。從(cong) 經濟接軌“深一度”到產(chan) 業(ye) 協同“心一條”,在宣城,長三角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效應正不斷放大,立足“山的特色”,借助“海的優(you) 勢”,在高質量發展中“追趕江浙、爭(zheng) 先江淮”。

  產(chan) 業(ye) 協同 打造千億(yi) “新”產(chan) 業(ye)

  從(cong) 地圖上看,宣城地處安徽省東(dong) 南部,是安徽唯一一個(ge) 同時與(yu) 蘇浙接壤的地級市,也是安徽與(yu) 上海直線距離最近的市。

  在宣城經開區黨(dang) 工委委員、管委會(hui) 副主任巫會(hui) 友看來,正因如此,宣城一邊在對外開放上發力,讓區位優(you) 勢變成發展優(you) 勢的同時,一邊逐漸對內(nei) 挖掘潛力,堅持做強“產(chan) 業(ye) 鏈”文章,這就是宣城產(chan) 業(ye) 發展的邏輯。

  過去多年的實踐中,宣城找到並握緊了“以產(chan) 業(ye) 協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新能源。

  提到宣城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不得不說華晟新能源。作為(wei) 全球異質結電池產(chan) 能第一的製造商,三年前,華晟新能源落戶宣城經開區。如今回頭看,這不僅(jin) 是宣城經開區,更是宣城市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的裏程碑。

  2021年7月,華晟新能源的異質結電池單片效率突破25.26%,追平了世界紀錄,使得華晟新能源“一戰成名”。同年11月,在合肥產(chan) 投集團、宣城開盛集團兩(liang) 家地方國企領投,瑞華資本、普華資本等13家民營資本跟投下,華晟新能源完成A輪8億(yi) 元融資,並啟動了2GW的異質結電池、組件擴產(chan) 。

  從(cong) 此以後,華晟新能源在擴產(chan) 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誰能想到,在這個(ge) 皖南山城居然能誕生全國乃至全球級別的光伏企業(ye) 。

  “2021年收入1個(ge) 億(yi) ,2022年收入19億(yi) ,今年預計收入70個(ge) 億(yi) ,這發展速度不可謂不快。以前在上海的研發團隊,現在都來宣城了,因為(wei) 我們(men) 相信這裏能夠成為(wei) ‘中國異質結光伏之都’。”華晟新能源董事長徐曉華感慨道。

  有了牽手龍頭企業(ye) 的基礎,就有了開啟“新”征程的底氣。

  今年第一季度,投資112億(yi) 元的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投資107.5億(yi) 元的宏潤新能源產(chan) 業(ye) 園項目、投資80億(yi) 元的智能壓鑄低碳循環產(chan) 業(ye) 園相繼簽約落地宣城,它們(men) 均來自長三角地區。

  如今,宣城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已構建了裝備、原材料、電池、組件、逆變器、係統成套等組成的光伏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正著力打造“中國異質結光伏之都”。

  無論是前瞻布局,還是產(chan) 業(ye) 聚集效應,隨著一個(ge) 個(ge) 龍頭企業(ye) 落戶,一條條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宣城已經脫胎換骨。這一切不是偶然,而是後發地區的積極爭(zheng) 取,山區城市的主動突破。

  優(you) 無止境 根植營商“沃土”

  過去宣城在對接融入中,基本上都是宣城到滬蘇浙上門學習(xi) 、登門求教、尋求合作,招商亦是如此。

  隨著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深入推進,滬蘇浙城市主動來宣城交流開始增多,上海市鬆江區、南京市、杭州市以及一些縣區和部門都先後到宣城對接考察,由“單向融入”變為(wei) “雙向互動”。

  滬蘇浙企業(ye) 、客商、遊客更是紛至遝來,把宣城作為(wei) 產(chan) 業(ye) 轉移、休閑旅遊的“首選地”,宣城在滬蘇浙地區的影響力、知名度不斷提升。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wei) 遠。宣城立訊精密工業(ye) 有限公司,就是典型案例。作為(wei) 立訊精密工業(ye) (昆山)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落戶宣城六年來,企業(ye) 追加三次投資。

  探究其背後原因,宣城立訊精密工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陸鳳認為(wei) ,一方麵,是因為(wei) 他們(men) 的投資全部換回了“真金白銀”的回報,2022年,企業(ye) 實現員工人數、銷售收入、企業(ye) 產(chan) 值“三個(ge) 倍增”;另一方麵,宣城優(you) 良的營商環境,政府總是能夠最快、精準地解決(jue) 企業(ye) 的需求。

  “今年年初,我們(men) 在政商懇談會(hui) 上提出用工需求,希望政府幫助解決(jue) 招才引智和產(chan) 業(ye) 技術工人問題。沒多久,宣城市區兩(liang) 級相關(guan) 部門就組織我們(men) 參加線上線下招聘會(hui) 9場,達成意向600多人。”朱陸鳳對此記憶猶新。

  朱陸鳳提到的政商懇談會(hui) ,是今年1月29日,宣城市委、市政府發布《關(guan) 於(yu) 持續深化“一改兩(liang) 為(wei)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幹舉(ju) 措》,“建立政商懇談會(hui) 機製”是其中的頭條舉(ju) 措。自今年1月召開了首次政商懇談會(hui) 後,每個(ge) 月第一個(ge) 周六宣城都會(hui) 舉(ju) 辦一場。

  在今年已舉(ju) 辦的四場懇談會(hui) 中,共有58家企業(ye) 參加。從(cong) 2月開始,每場懇談會(hui) 都有一個(ge) 主題,其中3月圍繞“重點在建項目”,解決(jue) 企業(ye) 在項目資金需求大、人才招引難、政策指引等方麵的問題,截至3月底辦結率100%。

  “相看兩(liang) 不厭,隻有敬亭山”,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不僅(jin) 讓宣城這座皖南山城,乘上東(dong) 風找到自己的成長空間,更以長三角地區為(wei) 榜樣優(you) 化營商環境,讓更多企業(ye) 留得住、活得好、走得穩。(人民網記者 周坤 張俊)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